瘟病学说的形成
瘟病是多种外感急性热病的总称。明代以前医学家一直把它错认为是伤寒的一种。明初人王履,著有《医经溯洄集》,指出瘟病不同于伤寒,不能“混称伤寒”,对后世辨别瘟病启发很大。在瘟病学说体系形成过程中,明末吴县(今属江苏)人吴有性(1592—1672)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亲见瘟病流行对人民的危害和当时医生将之错断为伤寒而造成的严重后果,他发愤研究瘟病,并于明思宗崇祯十五年(1642)写成《瘟疫论》二卷。他认为“瘟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这种异气就是“戾气”,传染的途径是“从口鼻而入”。他还认为痘疹和疔疮等外科化脓性感染也是由“戾气”引起的,吴氏在书中对“戾气”传染的特点作了详尽的论述,同时还论述了瘟疫的传变和治疗问题。吴氏学说的建立,标志着瘟病学说的形成,它不仅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而且在人类发现细菌前二百年有如此科学见解,也是十分宝贵的。瘟病学说的形成,促进了我国古代医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