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疏广
释义 疏广西汉东海兰陵(今山东苍山西南兰陵镇)人,字仲翁。治《春秋》,家居教授。征为博士、太中大夫。宣帝时先后任太子少傅、太傅。其侄疏受同时为少傅。任职五岁,俱告病辞官还乡,得赐金数十斤。亲属劝其为子孙购置产业,乃以“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多置家产适足使子孙怠惰,不从。后以寿终。

疏广  生卒年不详

西汉东海兰陵(今山东枣庄东南)人,字仲翁。少好学,善《春秋》。家居教授,远方的人都前来就学。征为博士。宣帝地节三年(前67),任太子太傅,其侄疏受亦任少傅。在任五年,皇太子十二岁时,即通《论语》、《孝经》。疏广对疏受说:“吾闻‘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功遂身退,天之道’也。今仕官至二千石,宦成名立,如此下去,惧有后悔,岂如父子相随出关,归老故乡,以寿命终,不亦善乎?”于是二人俱称病还乡。宣帝及太子多赐黄金。疏广归乡后,每日设酒食与族人宾客共饮乐,其子孙使人劝广置田宅产业,疏广回答说:“吾岂老誖不念子孙哉?顾自有旧田庐,令子孙勤力其中,足以共衣食,与凡人齐。今复增益之以为赢余,但教子孙怠堕耳。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且夫富者,众人之怨也;吾既亡以教化子孙,不欲益其过而生怨。又此金者,圣主所以惠养老臣也,故乐与乡党宗族共飨其赐,以尽吾余日,不亦可乎!”族人皆服其说。疏广、疏受“功遂身退”事为历代传为美谈。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18:5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