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翻译名义集》 |
释义 | 《翻译名义集》佛学辞书。七卷,六十四篇。南宋僧法云(1088—1158)撰。法云俗姓戈,字天瑞,自号无机子。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景德寺僧,号普润大师。授习天台禅法。绍兴十三年(1143)编成此书。前有自序,说此书“翻梵天之语,转成汉地之言”,共收音译梵语佛教名词一千零八十余条,按词性分类,共六十四篇。各篇首论大意,次列条诠释,对又称、异译、义解诠释详备。释文少则几字,多则一二千言。所征引经典,或某禅师学者之言,均注出处;便于佛门初学。其第十一篇《宗翻译》,列唐前五十余名中外佛经翻译家。开篇序论引彦琮法师说翻译有八备十条,言胜任译经的修养和条件。其后序论我国佛经翻译的组织法及其历史。此书为最早的佛经翻译辞典,是研究佛经翻译史和梵汉文对译的重要辞书,在佛经翻译史和中国翻译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有《四部丛刊初编》本行世。一九三五年上海佛学书局出版有《翻译名义集易检》,为检阅此书的工具书。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