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田租
释义 田租即“田赋”。

田租 

田租系按亩征税。一般由地主、自耕农向政府申报土地数量,登入簿籍,作为征收依据,曰“自实田”或“名田”。亦称田税。汉高祖时行轻徭薄赋政策,田租十五而税一,实行未久,又有增加。惠帝即位(前195),恢复为十五税一。文帝二年(前178),为了鼓励农民生产,减收当年天下田租之半。此后,由于实行贾谊的重农积粟政策特别是晁错的募民入粟赐爵政策,国家掌握的粮食大大增加,文帝于十二年复减收天下田租之半,十三年更免除民田的租税以“劝农”。到景帝二年(前155)遂正式规定三十税一。这一税率,终西汉之世没有改变。汉代田租规定三十而税一,不是按每年每亩的实际产量作标准来收税,而是“较数岁之中以为常”,“以顷亩出税”,即按土多年来的平均产量,土地肥瘠不同分等,依三十税一的比例折合成固定的税额来征收,是一种定额课税制。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0:4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