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生人之意 |
释义 | 生人之意唐柳宗元哲学名词。指百姓的利益与意志。生人,即生民、百姓。《贞符》:“言唐家正德,受命于生人之意”。认为帝王君主受命“不于天,于其人”;君臣礼法皆因百姓之生存争斗而产生;朝代兴衰,社会发展亦取决于政治措施能否符合“生人之意”,而不在“天意”。并指出,“圣人之道,不穷异以为神,不引天以为高,利于人,备于事,如斯而已矣”(《时令论》上)。故主张“敬于人事”。 生人之意唐柳宗元用语。指重视人民的意愿和利益。认为朝代的兴废,政权的更替,社会的治乱,在人不在天,“受命不于天,于其人;休符不于祥,于其仁。惟人之仁,匪祥于天”,取决于是否重视人民的意愿和利益,得到人民的信任和支持,“受命于生人之意”(《贞符序》)。主张一切从对人有利出发。“圣人之道,不穷异以为神,不引天以为高,利于人,备于事,如斯而已矣”(《时令论》上),“圣人出于天下,不夏商其心,心乎生民而已”(《伊尹五就桀赞》)。并据此提出,社会由“生人之初”到“封建制”的发展,不以圣人主观意志为转移,而决定于“生人之意”造成的客观趋势。但又认为只有“仁”、“智”的圣人才能识“势”具“道”,符合于“生人之意”。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