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乾隆时西藏局势之稳定
释义

乾隆时西藏局势之稳定 

清初,顺治帝和康熙帝分别赐于西藏喇嘛教首领以“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从而确立了达赖和班禅的地位,并规定了以后历世的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清廷册封的制度。雍正五年(1727),准噶尔部在西藏策动叛乱,杀死了清廷驻藏的官员康济鼐。清廷派滇兵万余人进讨。乱事平定后,清廷任命颇罗鼐统理西藏事务,并设置驻藏大臣二人领川陕兵二千名分驻前后藏,并规定三年轮换一次。

乾隆十五年(1750),颇罗鼐死后,在准噶尔上层分子的策动下,其长子珠尔墨特发动叛乱。叛乱分子煽动藏民杀死清廷官员。清军协助达赖喇嘛迅速平息了叛乱。随后,又设置了处理地方行政的机构“噶厦”,隶属于驻藏大臣和达赖,从而使统治机构更加健全,对稳定西藏混乱局面起了重要作用。

乾隆五十六年(1791),廓尔喀(在今印度北部克什米尔一带)军队侵入后藏,大掠札什伦布,把大批财物运回本国,并留下军队不退,全藏为之震动。清廷接到达赖、班禅告急表章后,派福康安、海兰察率军进讨,出师万余人,终于将廓尔喀击退。乾隆五十七年(1792),清廷为了进一步稳定西藏的局势,对原有的军政制度进行了相应的改革,规定驻藏大臣行使代表清廷的权力,对达赖、班禅的继承人选由驻藏大臣监视诸喇嘛当众抽签,并减轻了赋役,加强了防务。所有这些,对稳定西藏的社会秩序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与西藏毗邻的印度这时已大半为英国侵占,隐患仍极严重。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0:5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