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瓦窑堡会议 |
释义 | 瓦窑堡会议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召开的一次重要的政治局扩大会议。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继侵占中国东北后,又制造了华北事变。民族矛盾日益加深,抗日民主运动逐步走向高涨。为了科学分析华北事变以来政治形势的新变化,制定出正确的政治路线和革命策略,中共中央于1935年12月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通过了《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会议全面分析了当时国内外的政治形势和阶级关系的变化,指出:中国政治形势的基本特点是日本帝国主义要变中国为它的殖民地,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这种形势引起了国内各阶级、阶层、政党以及武装势力相互间关系的变化。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即发动、团结与组织全中国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对当前的主要敌人日本帝国主义。会议批判了当时党内的主要危险倾向——“左”倾关门主义,同时也指出了在新的革命时期预防右倾机会主义复活的必要性。会后,毛泽东在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了题为《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系统地说明了党的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和策略方针。瓦窑堡会议是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到抗日战争的伟大转折时期,中国共产党召开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解决了遵义会议没有来得及解决的党的政治路线问题。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