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现代社会学
释义 《现代社会学》现代李达著。1926年长沙现代丛书社出版。十七章。继李大钊、瞿秋白之后系统阐述唯物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肯定马克思之唯物史观学说“不仅发现社会组织之核心,且能明示社会进化之方向,提供社会改造之方针”,其在社会学上的价值“实可谓空前绝后”。据此批判“契约的社会说”、“生物的社会说”、“心理的社会说”等思想学说,进而剖析社会之构造、进化之原因,探讨了社会变革问题,指出了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对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反作用,以及这种反作用的前提性和有限性。根据列宁关于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指出中国社会乃“国际的半殖民地”,革命的任务是“颠覆帝国主义”及“封建阶级或帝国主义之代表”,强调无产阶级掌握革命的领导权,才能在民族革命成功后过渡到社会主义。认为知识分子“恃赤手以营业,绝无恒产”,是“准无产阶级”。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实践的结合有积极作用。在当时有广泛影响。收入《李达文集》。
《现代社会学》现代瞿秋白著。1924年上海书店刊行。依据马克思、恩格斯的有关著作,系统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并运用于社会问题的研究。提出了“社会是一种‘系统’”的思想,考察了社会总系统内诸元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以及与总系统的关系。用唯物辩证法观点分析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有定与无定、偶然与必然、理想与现实、进化与革命的关系,论述了唯物史观的“社会有定论”,进而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特征及其必然灭亡的规律。着重考察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社会矛盾运动,探讨了中国革命的特殊道路问题。对引导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有重大意义。收入《瞿秋白文集》。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2:1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