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王锡侯《字贯》之狱 |
释义 | 王锡侯《字贯》之狱王锡侯(1712—1777),江西新昌县举人,以后由于屡次参加科举考试,都未能被录取,所以就专门从事著述。他一生中著述很多,其中,《字贯》一书,给他招致了杀身大祸。 《字贯》是王锡侯在乾隆三十七年(1772)编成的。这是一部工具书。他在《序》中批评了《康熙字典》在编排上有不合理之处,又在《凡例》中介绍了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几个皇帝的名字。经过王锡侯的族人揭发,江西巡抚即逮捕王锡侯,并押解到北京,交刑部审讯。乾隆帝对这一案件竟下了诏令,认为《康熙字典》是官方指定的经典辞书,批评它就是“狂妄不法”,同时,按照封建王朝历代沿袭的规定,对本朝代皇帝的名字是必须避讳的,否则就是“大逆不道”。参加会审的大臣秉承乾隆的旨意,将王锡侯论斩。王锡侯的亲属二十一人均受株连,其中论斩的七人。 受《字贯》一案牵连的人很多。江西的有关官员因为事前有“失察”之罪,分别被处斩刑或革职、降级处分。为《字贯》作序的人,甚至和王锡侯通过信的官员也都受到了严厉处分。至于王锡侯的著作,不论是否触犯忌讳,也都一并搜缴销毁。自从《字贯》一案发生后,清代的学者再也不敢编写辞书,而是采取明哲保身的态度。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