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王旦 |
释义 | 王旦(957—1017)北宋大名莘县(今属山东)人,字子明。王祜子。太平兴国进士。以著作佐郎预编《文苑英华》。淳化二年(991)累迁知制诰。历任同判吏部流内铨、知考课院、理检院等。真宗即位,擢翰林学士兼知审官院、通进银台封驳司。咸平三年(1000)同知枢密院事,逾年,参知政事。契丹进犯,他随真宗至澶州,后因东京留守雍王遇暴疾,驰还权留守事。景德三年(1006)拜相,监修《两朝国史》。天书封祀事起,为天书仪仗使、大礼使。为相,主张守祖宗之法。能知人,多提拔厚重之士。寇准对他屡加非议,但他常称准之美。天禧元年(1017)以疾罢相,还极力推荐寇准继其任。卒谥文正。王旦 957—1017北宋大臣。字子明。大名莘县(今属山东)人。父祜,尚书兵部侍郎,以善文著称,为太祖、太宗名臣。旦幼沉默寡言,好学有文,其父曾器之曰:“此儿当至公相。”太平兴国五年中进士。以著作佐郎予编《文苑英华》。淳化二年(991)累迁知制诰。历任同判吏部流内铨、知考课院、理检院等。真宗即位,擢翰林学士兼知审官院、通进银台封驳司。咸平三年(1000)同知枢密院事,次年,参知政事。契丹进犯;他随真宗至澶州,后因东京留守雍王遇暴疾,驰还权留守事。景德三年(1006)拜相,监修《两朝国史》。主张守祖宗之法。能知人,多提拔厚重之士,寇准对他屡加非议,但他常称准贤能,天禧元年(1017)以疾罢相,还极力推荐寇准继其任。卒封魏国公。谥文正。著有文集。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