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王心敬
释义 王心敬(1656—1738)清哲学家。字尔缉,号丰川。鄠县(今陕西户县)人。乾隆年间举孝廉方正。师事李颙,从学达十年之久。后又受业于李容。多次举荐不就。后至两湖讲学,曾主讲江汉书院。论学不主门户之见,对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持折中态度,主张兼收并蓄,融会贯通,力戒偏颇。他说:“自濂洛以来,诸儒论学,各自另标一宗。这固是其自得者,语人要之,不无自立门庭之见。吾道大公是自千古之公,是奚事秘为己有。一有秘为己有之心,即此念成私。”(《语录》)认为“吾辈于程朱陆王正宜兼资,何可以爱恶之私,轻加排讥?”(同上)主张对程朱陆王不应加以排斥,而应加以适当的补救。认为“陆王宜补救以平实精密,程朱宜补救以易简疏通”(同上)。在修养论上,坚持性与敬相结合的观点。他说:“尽宇宙名理的根宗,总不外一性字;尽六经四子、千圣万贤,发明学术的脉络,总不出一敬字。”(同上)把性看作本体,敬是体认本体的工夫,主敬才能尽性。又认为“敬”虽然是工夫,同时也可以说是本体,“工夫、本体原是浑合不二,故谓此为敬也可,谓为性亦可”(同上)。在知与行的关系上,主张知与行的合一,说:“知是知此行,行是行此知,所谓体本同归也。能时时真知即是立行,往往力行即是真知,所谓工亦兼到也。这里如何可以硬分?又如何可以偏重?”(同上)有《丰川全集》、《丰川续集》、《关学编》、《丰川易说》、《尚书质疑》、《礼记汇编》、《春秋原经》等。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2:5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