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王实甫
释义 王实甫元杂剧作家。名德信,以字行。大都(今北京)人。约与关汉卿同时而稍后。今人王季思等考证其杂剧创作活动在成宗元贞大德年间(1295—1307)。孙楷第复考证元代名臣王结之父名德信,祖籍易州定兴(今属河北)人,后徙家中山(今河北定州)。曾任县尹,“治县有声,擢拜陕西行台监察御史。与台臣议不合,年四十余即弃官不复仕。累封中奉大夫,河南行省参知政事,护军,太原郡公”。妻“张氏,封太原郡夫人”。事见元苏天爵《滋溪文稿》卷二三《王结行状》。此文作于后至元三年(1337),以其有封而无赠,知德信夫妇彼时犹存,年约近八十(《元曲家考略》)。《元史》卷一七八有《王结传》。《全元散曲》今存王德信《集贤宾·退隐》散套中“百年期六分甘到手”、“想着那红尘黄阁昔年羞”,“且喜的身登身登中寿。有微资堪赡赒,有亭园堪纵游”等句,确曾为官而中道退隐,六十岁尚“诗酒风流”、“抱孙孙儿成愿足”。然其卒年与《录鬼簿》“前辈已死名公才人”不符,故王结之父是否即曲家德信,尚无定论。所作杂剧十四种,其中《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吕蒙正风雪破窑记》、《四丞相歌舞丽春堂》三种今尚存;《苏小卿月夜泛茶船》、《韩彩云丝竹芙蓉亭》二种,各存一套,见《元人杂剧钩沉》;余《才子佳人多月庭》、《作宾客陆绩怀橘》、《厚阴德余公高门》、《曹子建七步成章》、《诗酒丽春园》、《赵光普进梅谏》、《孝父母明达卖子》、《双渠怨》、《娇红记》九种皆佚。又《曲海总目提要》以《古名家杂剧》本中《月明和尚度柳翠》亦为实甫作,然未云何据。其《西厢记》被后人誉为“北曲之冠”,流传极广。散曲仅存小令一、套数一、残套一,见《全元散曲》。元末贾仲明称其“作词章,风韵美,士林中等辈伏低”(《凌波仙》吊词)。《太和正音谱》评其词“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极有佳句,若玉环之出浴华清,绿珠之采莲洛浦”。王骥德《曲律》更以实甫未与“元曲四大家”之列而深致不平,言“世称曲手,必曰关、马、郑、白,顾不及王,要非定论”。近人曾将实甫、乔吉并关、马、郑、白合称“元曲六大家”。生平事迹见《录鬼簿》。
王实甫元大都(今北京)人。一说名德信。著录剧作十四种。现存杂剧有《西厢记》、《丽春堂》等。《西厢记》取材唐代传奇《莺莺传》,以金代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为蓝本,演为五本二十一折的长剧。在当时杂剧中,号为“天下夺魁”,对后世影响很大。

王实甫  生卒年不详

元代散曲、杂剧作家。名德信,大都(今北京)人。生平及事迹不甚详明。元苏天爵《滋溪文稿》卷二三《元故资政大夫中书左丞知经筵事王公行状》载王结之父王德信,“治县有声。擢拜陕西行台监察御史。与台议不合,年四十余,即弃官不复仕。”冯沅君、孙楷第等学者认为此即曲家。王实甫为元曲大家,创作成就非常高,明王骥德的《曲律》把他列为元曲四大家之首。贾仲明吊词中称他:“风月营密匝匝列旌旗。莺花寨明飙飙排剑戟。翠红乡雄纠纠施谋智。作词章,风韵美,士林中等辈伏低。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由此可知他风流倜傥,才华横溢,对妓女生活及儿女风情非常熟悉。他的杂剧文字风格,显然继承婉约清丽一派,“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极有佳句,若玉环之出浴华清,绿珠之采莲洛浦。”他作杂剧14种,现存三种:《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另二种《贩茶船》、《芙蓉亭》各存残曲一折;其余九种存名已佚。剧作多以才子佳人为题材。《西厢记》是他的代表作,也是元杂剧的不朽名著之一。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3 21: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