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王士俊 |
释义 | 王士俊 ?—1756字灼三,贵州平越人,康熙六十年(1721)进士。雍正元年(1723),以知州发河南待缺,后就任许州(今河南许昌)。当时,田文镜任河南巡抚,厌恶以科举起家之下属,常对之过分苛求。布政使杨文乾对王士俊颇赏识,曾进行庇护。雍正三年(1723),杨文乾调任广东巡抚,奏荐王士俊随从。雍正四年(1726),王士俊被任为广东肇高廉罗道。次年,代理巡抚阿克敦弹劾王士俊所辖黄江厂税亏空税银。清廷召王士俊至京。他到京后,即举发阿克敏与布政使官达、按察使方愿瑛结党营私。经审明后,阿克敏等三人均被革职。雍正六年(1728),授王士俊广东布政使,后又提升为湖北巡抚。雍正十年(1732),王士俊被任为河东总督,兼河南巡抚。次年,他弹劾学政俞鸿图受贿营私,俞鸿图因此被处死。他的前任田文镜曾督促各州县开垦荒地。王士俊就任后,继续督促开荒,而且要求更加严厉。乾隆帝即拉后,户部尚书史贻直上奏指出:河南过去推行的垦荒规定,有虚假扰民之实,而无增扩田亩之利。下属官吏肆意将无法耕种之盐卤沙地报为开垦,以迎合督抚心意,因而责令农民上税输款,以致小民有卖儿鬻女以完税者。乾隆帝本对田文镜的苛刻从政不满,至此,遂将王士俊召回北京,命他代理兵部侍郎,后又代理四川巡抚。当时,新任河南巡抚傅德又上疏弹劾王士俊在河南时有欺压百姓行为。按清朝律例,王士俊应革职,乾隆帝仍令他留在原任。其后,王士俊又上疏陈述对时政的意见,认为乾隆帝即位后,对雍正时的政令多有翻案之处。还对当时的官吏任免制度提出异议。对此,乾隆帝甚为震怒,将王士俊革职,并交刑部会审,定他为死罪。乾隆二年(1737),又被赦免,遣送回乡为民。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