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牵星板 |
释义 | 牵星板古代航海用天文仪器。航海者初以手臂和手指计量星辰高度,手臂向前平伸,五指并拢置水平,看星辰离水平与几个手指相当就是几指。后为标准化,改用十二块乌木板,都作成正方形,最大的每边24厘米,为十二指,以下每块递减2厘米,最小的一块每边2厘米,为一指。这与人实际情况相差不多。一个手指宽度为2厘米左右。指以下的单位是角,据记载:一指分成四角,半指是二角,在一套十二块的牵星板之外,还有一块象牙板,边长二寸,四角都切去一块,分别表示一角(1/4指)、半指(二角)、三角(3/4指)和半角(1/8指),用它来测量指以下的小距离。根据实测,又根据古代留存下来的牵星图上所标的数据相对照,大约一指相当于1°36′左右。从其他古籍中记载来看,结果亦大体一致。“指”作为表示天体间角距离的单位来历甚久,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公元前170年前后的“帛书”中就曾使用指来表示月亮和金星的角距离。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