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爱国学社
释义

爱国学社 

清末中国教育会创办的进步学校。1902年4月(光绪二十八年三月)蔡元培、章炳麟、黄宗仰等在上海成立中国教育会,进行革命运动。是年夏,上海南洋公学当局压制学生言论自由,激起学潮,二百多名进步学生愤而退学。中国教育会应学生要求,于11月16月(十月十七日)在泥城桥福源里成立爱国学社,由蔡元培任总理,吴敬恒任学监,章炳麟、蒋维乔、黄炎培等任义务教员。旋于登贤里成立爱国女校。招收南洋公学退学学生。次年南京陆师学堂学潮后,退学学生林砺、章士钊等四十余人亦入爱国学社。学校分寻常和高等两级。学务由学生自治。学生均加入中国教育会。学社编刊《学习世界》,并为《苏报》撰稿,宣传革命思想。爱国学社于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按拒俄义勇队改名,组织军国民教育会,增设军训课,该年6月(闰五月) 《苏报》案发后,学社被迫解散。爱国女校至1909年(宣统元年)停办。
爱国学社学校名。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在上海泥城桥福源里设立。是年夏,南洋公学发生学潮,二百多名爱国学生愤而退学。中国教育会乃为其设立爱国学社。蔡元培为经理(校长),吴稚晖任学监,章炳麟、蒋维乔等为义务教员。分学生为四班级,一二年级为寻常(普通)年级,三四年级为高等年级。学生实行自治,内部分为若干联,每联约二三十人,公举联长,凡有兴革,多由学联议决,交主持执行。提倡言论自由,并以《苏报》为发表言论的园地。课程有国文、英文、史地、理化、体育等。学社编印《童子世界》杂志。是年冬,教育会又在登贤里开办爱国女学校。二十九年四月,南京陆师学堂四十余名退学学生亦来沪加入该学社,遂组成军国民教育会,实行军训。五月,脱离中国教育会而独立。六月,因“苏报案”被迫解散。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2: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