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焚书
释义
《焚书》亦称《李氏焚书》。明李贽著。六卷。包括书答、杂述、读史短文及诗等。作者公开以“异端”自居,蔑视和否定孔孟。鞭挞理学家的伪善与丑恶。揭露统治者的无能与腐败。批判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束缚。“自序”中称:“所言颇切近世学者膏肓,既中其痼疾,则必欲杀我矣,故欲焚之。”即取名《焚书》。明万历十八年(1590)初刻,万历二十八年又重刻,均遭禁毁。今本为李贽死后由别人重编刊行。其中增补了一些万历十八年以后的作品。1961年中华书局据清末《国粹丛书》本校勘出版单行本。
焚书诗文别集。明李贽著。六卷。自序云,“自有书四种”,“一曰《焚书》,……所言颇切近世学者膏肓。既中其痼疾,则必欲杀我矣。故欲焚之”,故名。卷首有自序,焦竑序,袁中道《李温陵传》。卷一至卷四为文,卷五为读史,卷六为诗。本集初刻于万历年间,中华书局于1960年排印出版,1975年再版,均与《续焚书》合为一册。
焚书书名。又称《李氏焚书》。明李贽著。六卷。作者自谓此书“颇切近世学者膏肓”,“中其痼疾”,必被“焚而弃之”,故名。初刻于万历十八年(1590)。另有《续焚书》五卷,由门人汪本珂辑录。内容包括书答、杂述、读史及诗等。作者以孔孟“异端”自许,认为后世儒家大都为“依仿陈言,规迹往世”。称儒家经典为“道学之口实,假人之渊薮”,反对将其“目之为经”。对当时道学家及其思想,多有揭露、批判。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又提倡“童心”说,谓“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此书屡遭封建统治者焚禁。1961年中华书局据清《国粹丛书》本校勘出版。1974年与《续焚书》合为一册出版。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2: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