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九辩
释义 九辩《楚辞》篇名。战国楚宋玉作。汉王逸认为是宋玉悯惜其师屈原忠而放逐而作(《楚辞章句》)。明焦竑《焦氏笔乘》、清牟庭相《楚辞述芳》、近人吴汝纶《古文辞类纂校勘记》则皆以为当为屈原所作,而无确证。今人多认为是宋玉为抒发自己“贫士失职”的不平与感慨而作。本篇叙述作者在政治上不得意的悲伤,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善于借景抒情,融情于景,且句法多变,语言优美。清何焯谓“去白日之昭昭二句,惊心动魄,实是开辟以来美句”(《义门读书记》)。有关秋景的描写脍炙人口,朱自清称宋玉“是第一个描写‘悲秋’的人”(《经典常谈》),对后世文学中“悲秋”传统的形成影响很大。清吴世尚以为“《九辩》比兴居多,最得风人之致。其于世道衰微,灵均坎,止以一‘秋’字尽之。何其言简而意括也”(《楚辞疏》)。明胡应麟认为此篇“模写秋意入神,为千古言秋之祖”(《诗薮》)。鲁迅则谓此篇“虽驰神逞想,不如《离骚》,而凄怨之情,实为独绝”(《汉文学史纲要》)。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1:4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