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浮山堰溃 |
释义 | 浮山堰溃天监十三年(514),魏降人王足向梁武帝献计,请以淮水灌魏寿阳(今安徽寿县)。梁武帝派水工陈承伯、材官将军祖暅前往察看地形,二人都以为淮河的河床土质松软,难以立堰。梁武帝不听,征发徐州、扬州民工及士兵计二十万人,在钟离郡(今安徽凤阳东北)境内的淮河上筑浮山堰。此堰南起浮山(今安徽嘉山北,北临淮河),北抵巉石(浮山对岸),依岸筑土,以便合脊于中流。又命太子右卫率康绚为都督淮上诸军事,驻军于钟离,以便护卫。次年四月,堰成,又因堰基流沙而倒塌。梁武帝命运建康东、西冶之铁器数千万斤沉于水底,铁器仍然随沙流动。又命伐木为井字形,填以巨石,加土于其上。淮河岸边百里以内的木石不论大小都被用上。服役的民工因烈日曝晒,加以疾疫,死掉很多。工地上,蝇虫之声昼夜不止。天监十五年(516)四月,浮山堰筑成,长九里,下宽一百四十丈,上宽四十五丈,高二十丈。堰上种柳,并安列军营。淮水被阻后,水位很快上升,从堰两端流过,数百里之内,到处是水。魏军为防寿阳城被冲坏,又筑魏昌城于八公山东南,以便疏散居民。至九月,淮水暴涨,浮山堰崩溃,响声如雷,三百里以内皆闻之。淮河两岸城镇村落立时一片汪洋,百姓十余万口均漂流入海。梁作浮山堰,不仅没能淹没寿阳,反而自食其果。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