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洪范
释义 《洪范》(範)《尚书》篇名。“洪”即大;“范”即法、规范。相传为周灭商后两年,商箕子向周武王陈述“天地之大法”的记录。提出了帝王治理国家必须遵守的九种根本大法,即“洪范九畴”。反映了一个严整的宗教神权统治体系,但也透露出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对后人影响极大。自南宋后多有怀疑其非箕子所作。近人或认为出自战国时儒家伪托;或认为成书于西周;亦有认为原本出于商末,历西周、春秋、战国而有所增益。前人对《洪范》的解释,大都见于《尚书》注疏中,也有通过注释阐发自己的思想,如王安石《洪范传》。
洪范(範)《尚书》篇名。旧传为箕子向周武王陈述的“天地之大法”。今人或认为系战国后期儒者所作,或认为作于春秋。《汉书·五行志》曰:“禹治洪水,赐《洛书》,法而陈之,《洪范》是也。”故亦称“洛书”。托武王与箕子对话,言禹治水有功,上帝予其“洪范九畴”(大法九类)。其中提出水、火、木、金、土“五行”及其性能作用。主张天子建立“皇极”,实行赏罚,使臣民顺服。又提出“正直”、“刚克”、“柔克”三种治民方法。认为龟筮可以决疑,政情可使天象变化,后成为汉代“天人感应”思想的理论基础。董仲舒以五行之序释孝子忠臣之行。夏侯始昌作《洪范五行传》,刘向作《洪范五行传论》,皆参以谶纬、天人感应之说。王安石作《洪范传》以五行为“天所以命万物者也”。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0: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