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洪仁玕 |
释义 | 洪仁玕(1822—1864)清广东花县(今花都)人,字益谦(一作谦益),号吉甫。洪秀全族弟。早年执教私塾。道光二十三年(1843)参加拜上帝会。曾随洪秀全赴广州向美国传教士学习。咸丰元年(1851)往广西,未赶上太平军,回粤。后逗留香港、上海等地。八年离港北上,次年抵天京(今南京),封干天福,旋封义爵,加主将,一月后晋升军师、干王,总理朝政,后兼管外交事务。旋写成《资政新篇》,主张学习西方,改革经济、政治、司法、文化,实现“新天、新地、新世界”,呈请洪秀全准行,并奏准改革历法。十年协助洪秀全制定和推行解除天京围困的军事计划,并积极开展外交活动,争取外国“中立”或援助。次年参与发布改革考试制度的《士阶条例》,又发出《拟出师北伐檄文》。同治三年(1864)天京陷落,时在广德,即至溧水迎突围之幼天王洪天贵福经广德、湖州入赣,拟转赴湖北会合西北太平军陈得才部,以图中原。九月在江西石城兵败被执,忠贞不屈,写有供词(即《洪仁玕自述》)。十月在南昌就义。所作诗文颇多,尚有《英杰归真》、《军次实录》、《太平天囯己未九年会试题》、《干王洪宝制》、《戒浮文巧言谕》、《立法制宣谕》等。 洪仁玕(1822—1864)近代太平天国后期重要领导人之一。字益谦(一作谦益),号吉甫。广东花县(今花都)人。洪秀全族弟。幼读经史,屡试不第。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为乡村塾师,参加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会。金田起义后,应召赴太平军未果,中途折回。为避开清政府搜捕,流寓香港。曾受瑞典传教士韩山文洗礼。学习天文历数。咸丰八年(1858),离港北上,次年4月到达南京。在太平天国危难时期,受洪秀全命任军师,被封干王,总理军政。同治三年(1864),天京被清军袭破后,护卫幼主出奔,在江西石城被捕,就义于南昌。政治上主张改善天王政体,要求“权归于一”,“禁朋党之弊”。经济上要求发展近代资本主义生产和工商福利事业。提出要学习资本主义文化和科学技术。哲学上主张“天道之自然”,又把上帝释为“自有者”,既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无所不在,又“自然而然”,“包涵万象”。主张“变通”,认为“事有常变,理有穷通”,强调“本末之强弱适均,视乎时势之变通为律”(《资政新篇》)。提出“革阴阳八煞之谬”,反对鬼神迷信。提出“遏欲存理”的伦理观,强调“存理”的关键是“力求自新,转以新民”(《英杰归真》),实现“新天新地新人新世界”的理想。文学上,要求“文以纪实”,“朴实明晓”,反对“舞文弄墨”,指出,“浮文者不惟无益于事,而且有害于事也”。反映出弃伪从真,去浮存实,除典尚俗,轻艳重用的美学追求。著作有《资政新篇》、《英杰归真》、《戒浮文巧言谕》等。 洪仁玕(1822—1864)近代诗文家。字益谦,又作谦益,号吉甫。广东花县人。洪秀全族弟。累试不第。道光二十三年(1843)为塾师,参与创立拜上帝会。咸丰元年(1851)去广西,未及随太平军远征。八年,由香港经江西、湖北等地乔装潜入天京(今南京)。封干福王,晋精忠军师、干王,总理太平天国朝政。进《资政新篇》,主张革新政治,学习西方科技文化。十一年,奉命赴安徽、浙江等地催兵救援安庆,沿途所作诗文,辑为《军次实录》。天京陷落,为清军所俘,被害于南昌。其文言浅意深,明快条畅,富有革新精神。今人辑其奏议、文告、书信及诗歌为《洪仁玕选集》。生平事迹见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编《洪仁玕年表》、郦纯编《洪仁玕大事年表》等。 洪仁玕 1822—1864太平天国后期主要领导人之一。字益谦,号吉浦。广东花县人。洪秀全的族弟。自幼熟读经史,屡试不第,遂任教村塾。与洪秀全里巷相接,来往密切。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仁玕率先参加。入会后,依教义毁孔子牌位于塾内,为乡里不容,遁走清远县,仍以教书为业,同时传教,大力发展信徒。1851年金田起义时,率清远信徒五十余人急趋广西浔州(今桂平)响应。途中为清军阻截,未能赶上起义队伍。1852年4月,因清政府搜捕洪秀全及其亲属,被迫逃亡香港,充外国教士韩山文等的家庭教师,教授中文,兼学天文、地理、历数、医学,探索西方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同时与韩山文合作,写成英文《太平天国起义记》。1858年6月秘密离港,取道广州、梅岭、抵铙州(今沈阳)。旋转道黄梅,乔装商贾东下。翌年4月22日到达天京(今南京)。5月,天王洪秀全晋封其为“开朝精忠军师、顶天扶朝纲干王”,总理朝政,合朝文武悉归其制。1859年为天国制定施政纲要《资政新篇》,又提出效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利用西方科学技术发展生产,以及建法制、禁朋党、强化中央统一领导等建议。他的这些主张经洪秀全批准颁行。1860年春献“围魏救赵”策,进兵湖洲、杭州,迫使清军江南大营分兵弛援,天京之围遂解。江南大营溃,清江南提督和春逃至浒墅关自杀身死。5月,太平军东征,克常州、苏州,并向上海推进。6月,于进军途中致函上海英、法、美领事,要求外国军队严守中立。1861年5月,会同陈玉成驰救安庆之围失败。6月回天京,9月安庆失陷,被降职为精忠又副军师。1862年6月,援宁国府失利。1863年年底到丹阳、常州调兵援天京,但各路人马惮于无粮,多不应命。翌年7月天京陷落。8月护送幼天王洪天贵福奔赴江西,10月9日在江西石城被俘。11月23日就义于南昌。著有《英杰归真》、《太平天国已未九年会试题》等。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