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汪笑侬
释义 汪笑侬(1858—1918)清末人,名僢,满名德克津(金),字舜人,号仰天、孝农,别署竹天农人。满族。举人出身。曾任河南太康知县。因刚直罢职后往来京津,演唱京戏老生,世称“汪派”。后居上海,以清廷腐败,屈辱媚外,常愤而自编新戏以抒发感怀。文字通俗而有文采,时颇负盛名。其传统戏《哭祖庙》、《将相和》具有一定进步意义,改良新剧《党人碑》、《博浪椎》引进现实生活内容。曾赞助创办《二十世纪大舞台》杂志,鼓吹戏曲改良。宣统二年(1910)至济南,被聘为戏剧改良所所长。辛亥革命后曾任天津正乐育化会副会长,主持“戏剧改良社”,一生创作改编、整理剧本多种。有《汪笑侬戏曲集》、《汪笑侬诗钞》。
汪笑侬(1858—1918)近代诗人、戏曲作家。原名德克俊,又作德克金、德克津,后改名僢,字俊清,又字润田,号仰天、孝农、竹天农人,别署伶隐、红光、笑侬。满族。光绪五年(1879)举人。捐太康知县,遭劾罢职,乃绝意仕途,隐于伶。自创“汪派”老生独特风格。曾与柳亚子创刊《二十世纪大舞台》。宣统二年(1910)任山东省戏剧改良所所长,民国元年(1912)任天津正乐育化社副会长,袁世凯称帝,愤而辞职南下,自编新剧痛斥之。改编整理的剧目有《党人碑》、《博浪椎》、《献地图》、《骂阎罗》、《桃花扇》等,亦能诗,多愤世语,梁启超称之为“诗人之诗”(《饮冰室诗话》)。有《汪笑侬戏曲集》行世。生平事迹见侯镜昶《汪笑侬》、杨尘因《汪笑侬的生平》。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8: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