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江陵之变
释义

江陵之变 

西魏扶持肖废梁元帝,于江陵(今湖北江陵)建后梁之事。梁武帝死后,子肖绎向西魏割地称臣,于承圣元年(公元552年)称帝于江陵,是为梁元帝。西魏支持元帝消灭其兄肖纶及弟肖纪势力,西魏乘势占据梁(治今陕西汉中)、益(治今四川成都)二州。侯景之乱平息后,梁元帝要求西魏归还梁、益二州,不再称臣。镇守襄阳(今湖北襄樊)的雍州刺史肖詧,在肖绎称帝前,就向西魏称臣,西魏封其为梁王。肖詧遂请求西魏出兵,消灭肖绎。承圣三年九月,西魏宇文谨、宇文护率步骑兵五万人,会同肖军,进攻江陵,肖绎战败被杀。次年,西魏立肖詧为帝,史称后梁。江陵附近三百里,为梁国封地。肖居江陵东城,西魏驻兵西城,进行监视。襄阳以西尽归西魏。后梁政权先后向西魏、北周和隋称臣,公元587年为隋所灭。

江陵之变 

侯景之乱后,南朝国势一落千丈。承圣元年(552),梁元帝萧绎在江陵(今湖北江陵)称帝,名为统一政权,但诏令所行不过千里,民户不满三万。西魏趁梁内乱之机,侵占梁州、益州大片土地,又想进一步夺取江汉地区,而投靠西魏的梁宗室王萧为报其兄被梁元帝所杀之仇并借机夺取帝位,也劝西魏出兵攻梁。承圣三年(554)十月,西魏遂派柱国常山公于谨、中山公宇文护、大将军杨忠率兵五万入寇,萧出兵助战。梁元帝君臣得报,初不相信,后才慌忙组织人马抵抗。十一月,魏军渡过汉水,于谨令宇文护、杨忠率精锐骑兵先据江津,断东路,然后向江陵城发动进攻。梁元帝先后急令大将王僧辩、王琳来援,可二人一在建康,一在广州,路途遥远,难以立时赶到。不久,于谨筑长围,江陵同外界音信断绝。西魏从各个方向攻城,梁将胡僧祐亲当矢石,昼夜督战,明行赏罚,梁军皆拼死作战,使魏军不得前。俄而胡僧祐中流矢死,内外大骇。魏趁势猛攻,梁军中有人叛变,打开西门迎进魏军。梁元帝连忙退保内城,纳质请和。时城南虽破,而城北诸将犹苦战,后听说城已被攻陷,乃散。梁元帝入东阁竹殿,命舍人高善宝焚古今图书十四万卷,然后准备投火自杀,被左右劝止;又把宝剑折断,叹道:“文武之道,今夜尽矣!”乃命人书写投降诏书。众将皆请元帝突围,可元帝怯懦,不肯;又要求坚守待援,元帝听信谗言,到底没有采纳,遂白马素衣出东门求降。萧使铁骑拥之入营,囚于帐下,百般凌辱。十二月,梁元帝被杀。西魏立萧为梁主,并派人进行监视。临撤兵之前,于谨把府库珍宝及宋浑天仪、梁铜晷表等全部抢走,又把梁王公贵族、平民百姓数万口掠为奴婢,分赏三军,驱归长安,城中幼弱者皆杀之。江陵之变,使南朝的又一大经济文化中心遭到洗劫。萧卖国投敌,不但失去雍州,仅得到江陵一座空城,而且还要受北朝控制,行动不得自主,落了一个可耻的下场。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3 10: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