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江阴百姓抗清 |
释义 | 江阴百姓抗清顺治二年(1645),清朝不仅击败了农民军,而且消灭了福王政权,政局已大体稳定,于是清廷下达坚决的剃发令“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并专门派下剃头匠,挑起剃头担,巡视大街小巷,见没有剃发的,拉来便剃,稍一反抗,就被砍了头,挂在剃头担子竿子上。这种强迫同化汉族的政策,引起人民的反抗。江阴人民尤为激烈,他们坚决拒抗剃发,并回答说“头可断,发不可剃!”他们公推典史陈明遇为城主,宣布抗清。商人损资十四万两,乡下农民荷戈负粮进城参战,“四乡居民不约而至者数十万”(韩荧《江阴守城记》)。远近农民“日入城打仗,弃农不顾,虽死无悔”(同上)。八月二十一日,多铎命七、八、十王率步、骑十余万人围城,与江阴人民激战三天,打死清将五人,陈明遇又派人出城,请来前典史阎应元入城主守,把明降将李成栋、刘良佐屡次打败。把清兵的三王、十八将打死。江阴百姓与二十四万清兵奋战八十一日,前后杀敌七万五千余人,守城者战死六万七千余人。清朝的平南大将军克勒德浑指挥二百多门大炮,猛轰城的东北角,城破,阎应元率千人上马格斗,背中三箭,回头对从者说“替我向老乡们道歉,我不能继续报国了。”说罢拨刀刺胸投身湖中,未死,被俘后,骂敌不屈,牺牲于栖霞庵内。陈明遇也巷战而死,全城百姓无一降者。清兵入城后,大肆屠杀,被杀者共十七万二千余人!江阴有一女子在自杀前题诗壁上,有句云:“寄语行人休掩鼻,活人不及死人香!”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