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汉上易传》南宋朱震解释《周易》的著作,因他是湖北荆门人,居汉水上游,后世称其书为《汉上易传》。对宋代当时《易》学研究中的重“义理”如重“象数”两种不同路数,采取兼收并蓄的态度,他在《进周易表》中说:“以《易传》(《程氏易传》)为宗,和会(邵)雍、(张)载之论,上采汉、魏、吴、晋、元魏,下逮唐及今,包括异同、补苴罅漏,庶几道离而复合。”但《汉上易传》主要还是“以象数为宗,推本源流,包括异同,以救庄老虚无之失”(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它建立了自己的推演方法。文辞繁杂,朱熹批评它“解〈易〉如百衲袄,不知是说什么?”(《朱子语类》卷六十七)。而魏了翁则说:“汉上易太烦,却不可废”(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该书的《易》图之多,开创了后世的先例。该书中的《河图》、《洛书》与众不同,人们一般是以十数为《河图》,九数为《洛书》,该书恰好相反,以九数为《河图》,以十数为《洛书》,用刘牧《易数钩隐图》之说。有《通志堂经解》本、《四部丛刊》本、《四库全书》本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