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气质之性 |
释义 | 气质之性与“天地之性”相对。宋理学家表达人性论之用语。张载《正蒙·诚明》:“形而后有气质之性,善反之,则天地之性存焉。”王夫之注:“而此言气质之性,盖孟子所谓耳目口鼻之于声色臭味者尔”,指人之生理本能和欲望要求。后为程、朱袭用。朱熹谓“气质之性”是“理与气杂”(《朱子语类》卷四),性恶皆“气禀物欲之所为”(《玉山讲义》);因人之气禀有清浊昏明之异,故有智愚、贤不肖、尊卑贵贱之分。认为,孟子论性善,是言天地之性,而未言气质之性。荀子论性恶、扬雄论善恶混、韩愈论性三品,是言气质之性,而未言天地之性,皆各执一偏,宣称“张、程之说立,则诸子之说泯矣”(《朱文公文集·答蔡季通》)。王廷相反对区分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认为“此儒者之大惑也”(《王氏家藏集·性辩》),“气外有本然之性,诸儒拟议之过也”(《慎言·君子篇》)。 气质之性宋明理学用语。指由身体形质决定的生理本能、生存本能,主要指人的感性情欲。“天命之性”的对称。北宋张载明确指出:“形而后有气质之性,善反之,则天地之性存焉。”(《正蒙·诚明》)认为“气质之性”是偏驳不善的根源。“人之刚柔缓急,有才与不才,气之偏也。”(同上)程朱理学加以阐发。程颐指出:“性出于天,才出于气,气清则才清,气浊则才浊。”(《遗书》卷十九)南宋朱熹认为“天命之性”(“性即理”)和“以理与气相杂”的“气质之性”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气质之性,固有善恶之不同”(《论语集注·阳货》)。气有清浊,禀其清者为圣为贤,禀其浊者为愚为不肖。罗钦顺、王廷相、王夫之、颜元、戴震都反对把人性分为“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认为“气质之性”就是“本然之性”。颜元说:“非气质无以为性,非气质无以见性”(《存性编》)。认为性和气是统一的,都是善的,反对“气质之性”为恶的观点:“人之性命气质,虽各有差等,而具是此善。”(同上)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