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段克己 |
释义 | 段克己(1196—1254)金文学家。字复之,号遯庵,别号菊庄。绛州稷山(今属山西)人。兴定四年(1220),与其弟成己游京师,礼部尚书赵秉文识之,目之曰“二妙”,大书“双飞”二字以名其里。正大七年(1230),登进士第。金室北渡以后,与弟一起避地龙门山中,同友人笑遨山水,结社赋诗,自耕自食,以遣余龄,终生不仕,金亡后二十年卒。其生当金、元易代的动乱之世,少有“志本期王佐”的大志。其诗文风格超旷忧愤、磊落不凡,骨力坚劲,意致苍凉。其词代表作如《满江红·过汴梁故都》、《望月婆罗门引·暮云收尽》,或反映“鼓鼙声震,天穿地裂”的战乱现实,或抒发“回首处,不见长安”的故国之思,皆情思浓郁,感人至深。所作诗词与其弟段成己作品合刊为《二妙集》。生平事迹见孙德谦《稷山段氏二妙年谱》。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