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正赋 |
释义 | 正赋即田赋。相对于盐茶等杂课而言。系中国历代政府对土地征课的税项。春秋战国称税,秦、汉、魏、晋称租。后课私田称税,课官田称租。宋代课官民田均称赋,田赋之名始此。明行一条鞭法后,逐渐将徭役、土贡并入田赋,清初又陆续将各项杂征并入田赋,自雍正年间摊丁入地,地丁合一,田赋成为最主要的财政收入。清正赋按亩分夏秋两季征收,分别土地类别、肥瘠,轻重各有不同,以粮交纳(称本色或本征)或折银交纳(称折色或折征)。正赋外又有各种附加税,如羡余、火耗、平余等。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