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欧阳玄
释义 欧阳玄(1273—1358)元浏阳(今属湖南)人,字原功,号圭斋。延祐进士。授岳州路平江州同知。调太平路羌湖县尹,后迁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官,摄院事。天历二年(1329),为艺文少监,奉诏纂修《经世大典》。升太监、检校书籍事。元统元年(1333)改签太常礼仪院事,任翰林直学士,编修四朝实录。又兼国子祭酒,旋升侍讲学士。至正三年(1343),任翰林学士。诏修辽、金、宋三史,为总裁官,发凡举例,论、赞、表、奏,皆所属笔,并笔削统一各稿。官至翰林学士承旨。著有《圭斋集》等。
欧阳玄(1273—1357)元诗文家。字原功,号圭斋。浏阳(今属湖南)人。延祐二年(1315)进士。授平江州同知,调芜湖、武冈县尹。入为国子博士,迁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官。天历间,为艺文少监,预修《经世大典》。元统元年(1333),改太常礼仪院佥事,拜翰林直学士,修《四朝实录》,俄升侍讲,兼国子祭酒。至正初,诏修辽金宋三史,为总裁官。五年,拜翰林承旨。以湖广行省右丞致仕。卒赠大司徒,追封楚国公,谥曰文。十岁能属文,弱冠后尤究心经史百家,于宋儒理学钻研甚深。为元代散文大家,名与虞集相埒。凡宗庙朝廷雄文大册、播示万方制诏多出其手。海内山川名胜、佛寺道观及王公贵人碑传,以得其文辞为荣。孔齐《至正直记》谓其“作文必询其实事而书,未尝代世俗夸诞”。揭傒斯序其集,谓其文“丰蔚而不繁,精密而不晦者,有典有则,可讽可诵,无南方啁哳之音,无朔土暴悍之气”。宋濂序其集,称其文“意雄而词赡”,“可谓奇伟不凡”,以之与宋欧阳修并举,誉为“双璧相望,照耀两间”。亦能诗词。著有《圭斋集》。生平事迹见《元史》卷一八二。

欧阳玄  1274—1358

元朝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字原功,号圭斋,祖籍庐陵与欧阳修同族。后迁居谭州浏阳(今属湖南)。十几岁已有文名,二十岁后数年闭门不出,治经史、理学。当时任湖南道廉访使的卢挚颇器重他,但他拒绝卢的推荐,不当宪吏。延祐元年,(1314)元廷恢复科举,他以攻读《尚书》被推荐。二年,赐同进士出身,授岳州路同知,任太平路芜湖县尹。致和元年(1328),为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官。文宗时预修《经世大典》。顺帝时修宋、辽、金三史,为总裁官之一,其中论赞大都是他的手笔。危素《圭斋先生欧阳公行状》中说他“历官四十余年,在朝之日,居四之三。三任成均,两为祭酒,六入翰林,而三拜承旨。”“凡宗庙朝廷雄文大册,播告万方,国所用制诰,多出公手。”(危素《圭斋先生欧阳公行状》)著有《圭斋集》,原本四十四卷,宋濂作序时尚有二十四卷,今只存十六卷。他的名言:“规矩蔑一定之用,文章怀无穷之巧。”宋濂说他“为文意雄而辞赡”“可谓奇伟不凡者矣。”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2: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