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楼钥 |
释义 | 楼钥(1137—1213)南宋明州鄞县(今属浙江)人,字大防,号攻媿主人。隆兴进士。乾道年间,以书状官从汪大猷使金,记途中见闻,成《北行日录》。光宗时,任起居郎兼中书舍人,不久又兼直学士院。后因论事得罪韩僰胄,去官。开禧北伐失败,僰胄被杀,起为翰林学士,迁吏部尚书兼翰林侍讲。金索韩僰胄之首,宋廷议论不定,他主张函首送金。后同知枢密院事,进参知政事。卒谥宣献。著有《攻媿集》。 楼钥(1137—1213)宋文学家。字大防,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浙江奉化)人。隆兴元年(1163)进士,胡铨誉之为“翰林才”。任教官,调温州教授。乾道五年(1169)以书状官从汪大猷使金,据途中见闻作《北行日录》。光宗朝擢为起居郎兼中书舍人。立言坦明,檄奏无所回避。宁宗朝,因与韩侂胄政见不合,告老辞归。韩侂胄被诛,诏钥为翰林学士。嘉定元年(1208)以吏部尚书签书枢密院事,同年升同知枢密院事,兼翰林侍讲。二年(1209)进参知政事。五年(1212)以年老求去。进资政殿大学士,提举万寿观。六年(1213)卒,年七十七。赠少师,谥宣献。钥居官持正有守,忧国忧民。早年所作《北行日录》,对中原百姓苦况有真切反映。长期供奉内廷,使他尤其擅长书札启奏。真德秀称其“博极群书,识古文奇字,文备众体”。奏议“援处赅洽,义理条达”;诏令“词气雄浑,笔力雅健”,堪称“一代文宗”(《攻媿先生楼公集序》)。魏了翁亦称其文“公平坦易,明畅渊永”(《鹤山大全集》卷五六《攻媿楼宣献公文集序》)。其集中亦存十四卷诗作,大量作品属酬唱应作之类,也有一些反映现实的章句。其著作有《攻媿集》一百一十二卷。生平事迹见真德秀《攻媿先生楼公集序》、袁燮《絜斋集》卷一一《资政殿大学士赠少师楼公行状》、《宋史》卷三九五等。 楼钥 1137-1213南宋文学家,字大防,号攻媿主人,宋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人。隆兴元年(1163)中进士,曾修《淳熙法》。光宗立,为考功郎兼礼部,后至起居郎兼中书舍人。坦率直言,无所回避。曾为光宗起草内禅诏书,迁给事中。韩侂胄当权,朱熹被放,楼钥挺身为朱熹辩护,忤韩、罢官。韩诛,复起为翰林学士,迁吏部尚书兼翰林侍讲,后历升至参知政事。嘉定六年(1213)卒,谥“宣献”。他贯通经史,能文善诗,奏议多论为君治国之道。乾道年间,以随员身份使金,撰《北行日录》,按日记叙行程道里见闻,反映了中原残破情况与人民的痛苦生活。真德秀把他与李邴、汪藻并称为南宋文章三大家。著作有《攻媿集》。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