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梁肃 |
释义 | 梁肃①(753—793)唐安定(今甘肃泾川北)人,字敬之,一字宽中。隋刑部尚书梁毗五世孙,世居陆浑(今河南嵩县东北)。建中初,中文辞清丽科。历太子校书郎、右拾遗。淮南节度使杜佑辟为掌书记。召为监察御史,转右补阙、翰林学士、太子侍读。善散文,得独孤及传授,为韩愈所师法。文笔古朴,多宣扬儒家伦常名教,杂佛道之说。原集已佚,《全唐文》存文六卷。②(?—1188)金奉圣州(今河北涿鹿)人,字孟容。天眷进士。累迁至山东西路转运副使。海陵王时,参与营治汴京宫室,摄大名府少尹。世宗大定二年(1162)改大兴府少尹。三年,为河北东路转运副使。次年,通检东平、大名两路户籍物力。七年,为都水监,筑堤治河。改大理卿、刑部尚书。十四年,出使宋朝。后为济南府尹,致仕。复拜参知政事,上疏论理财八事。二十三年,以年老致仕。 梁肃(753—793)唐散文家。字敬之,一字宽中。安定(今甘肃泾川)人,世居陆浑(今河南嵩县东北)。幼逢安史之乱,避难吴越达二十年。建中元年(780)至京师,中文辞清丽科,任太子校书郎,右拾遗。贞元五年(789)任监察御史,转右补阙、翰林学士、皇太子诸王侍读、史馆修撰。为中唐古文运动前驱,师独孤及。重视文章教化作用,主张文本于道,曾荐举韩愈登第。其文古朴流畅,为韩愈所师法。《过旧园赋》、《常州刺史独孤及集后序》、《兵箴》等为其代表作。今传《梁补阙集》。《全唐文》存其文六卷。生平事迹见《全唐文》卷五二三崔元翰《右补阙翰林学士梁君墓志》、《新唐书》卷二〇二、《唐诗纪事》卷二五。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