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梁竦 |
释义 | 梁竦(?—83)东汉安定乌氏(今宁夏固原东南)人,字叔敬。明帝永平四年(61),因兄松罪连坐,徙九真。赦还本郡后,以诗书自娱。著有《七序》,为班固所称。其二女为章帝贵人。小贵人生和帝,窦后养为己子,而杀二贵人。后遭窦氏陷害,下狱死,家属再徙九真。和帝立,追封为褒亲愍侯。梁竦 ?—83字叔敬,安定乌氏(今宁夏六盘山东侧)人。出身世代豪贵,梁统之子。少学《易经》,刚满二十岁即能将所学传授给别人。后因其兄梁松犯法,与弟弟梁恭一同迁徙到九真(郡名,在今越南中部一带),渡过长江、洞庭湖,又来到湘江、沅江一带,慨叹伍子胥、屈原以无罪身死,写下《悼骚赋》。明帝时,下诏允许他们可以返回故乡。梁竦还乡之后,闭门不出,以读书著述为娱,作《七序》数篇。班固见到之后,非常欣赏,称道说:“孔子著《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梁竦作《七序》而窃位素餐者惭。”(《后汉书·梁竦传》)梁竦在京师长大,不喜欢故乡乌氏,自负才高,郁郁不得志。章帝时,其两女都被皇帝纳为贵人,小贵人生和帝。但为窦后所忌,两贵人都被杀,梁竦也被捕入狱,死于狱中。直至永元九年(公元97),窦太后去世,才追封梁竦为褒亲愍侯,子三人皆为侯。其曾孙女为顺帝皇后,即后之梁太后,与其曾孙梁冀先后迎立冲、质、桓三帝,专制朝政近二十年。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