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桓玄
释义 桓玄(369—404)东晋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西北龙亢集)人,一名灵宝,字敬道。桓温子。少以雄豪自处。年二十三,始拜太子洗马,出补义兴太守,自叹:“父为九州伯,儿为五湖长!”乃弃官而归,在荆楚优游多年。隆安元年(397),中书令王国宝专权,乃说荆州刺史联合辅国将军王恭讨之。朝廷赐国宝死,乃罢兵。二年,王恭起兵讨江州刺史王愉、谯王司马尚之,他举兵响应。恭死,与殷仲堪、杨佺期回师寻阳(今江西九江西),主盟抗拒朝命,而互相猜忌。三年,袭江陵(今湖北荆州),斩殷、杨,平荆、雍;诏以为都督八州及扬、豫八郡,荆州刺史。元兴元年(402)率军东下京师,诛司马元显父子,自称太尉、扬州牧,总百揆。二年,册封楚王。十二月篡位,国号楚,改元永始。降安帝为平固王,幽于寻阳。元兴三年(404),京口、广陵为刘裕所破,遂弃京师,挟安帝败走寻阳,去荆州,又被刘毅等击败于峥嵘州(今湖北鄂城东),遂奔益州,至枚回洲(在江陵附近),为益州都护冯迁所杀。
桓玄(369—404)东晋大臣。字敬道,一名灵宝。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西北)人。桓温第六子。袭爵南郡公。形貌瑰奇,风神疏朗,雄豪有父风。博通诸艺,善属文。太元末,任义兴太守。后弃官归江陵,被推为盟主。隆安二年(398)与南兖州刺史王恭、荆州刺史殷仲堪起兵,反对会稽王司马道子及其子司马元显。后领荆、江二州刺史,控制长江中游地区,与朝廷相对抗。元兴元年(402),举兵东下,攻入建康,迫安帝禅位,杀元显,执掌朝政。次年代晋自立,国号楚。刘裕、刘毅等兴兵讨伐,兵败被执,斩于江陵。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三十五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二首。生平事迹见《晋书》卷九九、《魏书》卷九七。

桓玄  369—404

东晋将领。字敬道,一曰灵宝,谯国尤亢(今安徽怀远)人。著名权臣桓温之子。桓温死后,家道中落,郁郁不得志,常自叹:父为九州伯,儿为五湖长。年二十三,才拜为太子洗马。太元末,出补义兴太守,后弃官回到封国。桓玄在荆楚多结方镇军阀,参与军事。时中书令王国宝执掌政事,谋化削弱方镇。桓玄认为有事可图,煽动殷仲堪、杨佺期反叛,推举王恭为盟主。后王国宝死去才罢。隆安初年,参与王恭讨伐江州刺史王愉之举,在战争中积极发展势力。王恭失败后,桓玄被推为盟主,会攻建康,此后,又吞并殷仲堪、杨佺期,任荆江二州刺史,都督荆、江、雍、秦、宁、梁、益等八州军事,兵马日盛,羽毛渐丰。孙恩起义时,他盘距上游,封锁长江,借讨孙恩,逼迫京师。司马元显被迫西讨,桓玄诱降刘牢之,击溃司马元显,攻入京师,杀掉、流放司马道子、元显等大批大臣。矫诏封己为掌管百官政务、内外军事的要职,安插亲信培植党羽,为称帝作准备。桓玄渐失民心,遭诸将反对。元兴二年(403)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楚,称帝后更加骄奢无度,朝野怨言四起。不久,北府将领刘裕、刘毅、何无忌等诸将兴兵征讨,各地响应。桓玄兵败,奔走江陵,被杀,桓氏势力被彻底肃清。
相关词:
  • 桓玄之乱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6:4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