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桂林戍卒起义 |
释义 | 桂林戍卒起义咸通三年(862),唐政府下令徐州、泗州(江苏盱眙县北)募兵二千人赴邕州(广西南宁)防守,其中八百人戍守桂州。原约定三年一换,但过了六年,唐王朝还要让他们再戍守一年,戍兵闻讯后,十分愤怒,牙官许佶、赵可立、王幼诚等九人,杀都头王仲甫、立粮料判官庞勋为都将,带兵东归。经湖南、沿长江东下,转入淮南,攻克宿州(今安徽宿县),“悉聚城中货财,令百姓来取之,一日之中,四远云集”,自旦至暮就有数千人参加起义军。义军乘胜进攻徐州,在人民的支持下,一举攻克徐州,杀死徐州节度使崔彦曾等人,居民参军者万余人。各地小股起义军纷纷来归,东南农民纷纷参加义军,父遣其子,妻勉其夫,磨尖锄头以当兵器,起义队伍很快发展至二十万人,兵锋所向无不克捷。遂占有今山东南部,安徽、江苏北部广大地区。他们切断了从江淮到长安的漕运线,给唐朝以沉重地打击。次年,在淮口歼灭唐军三万人。不久,被唐将康承训率领的沙陀兵所击败,庞勋号召“戮力同心”,使“转败为功”。众推庞勋为天册将军。唐军围攻丰县(今属江苏),庞勋亲临指挥将其击溃。唐再派节度使马举进围濠州(今安徽凤阳),勋派吴迥率军拒守。康承训率沙陀兵进迫宿州,勋派唐军降将张玄稔拒守。玄稔叛变投唐,宿州、徐州相继失守。庞勋反攻宿州失利,在涣水边战死,吴迥坚守濠州半年,突围后战死。余部继续斗争,后来参加了黄巢领导的农民大起义。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