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架构论宇宙观 |
释义 | 架构论宇宙观现代张东荪宇宙观理论。1928年提出。自称其哲学是“修正的康德主义”,吸收新实在论、佛学和现代自然科学的某些理论,建立“泛架构主义”体系。认为宇宙的实质为无形体、无质料、无实质的“架构”,亦称“结构”、“伏构”、“配列”、“关系”等,既非物又非心。人们所认知的宇宙事物,如“物质”、“生命”、“心灵”、“人格”、“时间空间”都是“空无自性”的架构,时间空间则是最根本的架构。“我们的这个宇宙乃是无数架构互相套合互相交织而成的一个总架构,其中无数的架构又时常由缔结的样式不同而突然创生出新种类来,这个新种类架构的创造,我们名之曰进化。”(《一个雏形的哲学》)认为架构如同佛教所谓“因缘”,空无实质。架构又是不能离开人们的意识的概念。“而心的作用就是参与这种架构的构成又为架构的构成时的表现。”(同上)认为现代科学的发展已打破了“物质”观念,否定了时间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及其客观性,断定最近哲学尤其是宇宙论的新潮流已由质料主义走向架构主义。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