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杨锐 |
释义 | 杨锐①(1471—1532)明浙江萧山人,字进之。嗣南京羽林前卫指挥使职。正德时受兵部尚书王琼器重,进都指挥佥事,守备安庆。正德十四年(1519)固守安庆御宁王宸濠,获胜。因功迁都督佥事。充总兵官镇辽东,改督漕运,镇淮安。嘉靖初遭劾罢官归,卒于里。②(1857—1898)清四川绵竹人,字叔峤,又字纯叔。入张之洞幕,肆业尊经书院。优贡考得知县。光绪十一年(1885)举顺天乡试,考取内阁中书,修会典,晋侍读。二十一年参加强学会。二十四年应经济特科,在京师办蜀学会,旋列名保国会。以陈宝箴疏荐,为光绪帝召见,面陈兴学、练兵救亡策。赏四品卿衔,任军机章京,参预新政,主改换林旭激进签语。戊戌政变前光绪帝曾颁密诏,患位不保,他则以“孝先天下,遇事将顺”相劝。戊戌政变后被捕遇害,为“戊戌六君子”之一。著有《说经堂诗草》。 杨锐(1857—1898)近代诗人。字叔峤,初字退之。四川绵竹人。光绪十一年(1885)举人。入张之洞之幕,肄业尊经书院。中举后,考取内阁中书,晋侍读。二十一年参加强学会,二十四年应经济特科,在京办蜀学会。以陈宝箴之荐,为光绪帝召见,与刘光第等参与新政,加四品卿衔,任军机章京。戊戌政变起,被捕,张之洞亟救不得,遇害,为“戊戌六君子”之一。“工骈文,早年诗作,多属选体,摹拟六朝唐人,佐张之洞幕,已不为之。五古转而学苏,颇有神肖者。”(袁行云《清人诗集叙录》)著有《说经堂诗草》。生平事迹见《清史稿》卷四六四、高楷《刘杨合传》、梁启超《杨锐传》、黄尚毅《杨叔峤先生事略》。 杨锐 1857—1898清末官员(名列维新派)。字叔峤,又字纯叔,四川锦竹人。张之洞主四川学政任时,即蒙垂青。1875年入尊经书院读书。1882年,朝考得知县。1889年,考授内阁中书。张之洞任两广总督,招办奏牍文字。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锐极感愤,参与康有为创办强学会。未几,强学会被封禁,改为官书局,分局务、报务、学务、选书四门,杨锐主选书。1898年3月,在北京四川会馆创蜀学会,与粤学会、闽学会、关学会相呼应,一时形成创办学会的高潮。旋在北京创办蜀学堂,除讲正经正史外,以通西国文字,读西书,晓西政,以开风气为宗旨。4月参加保国会。旋由张之洞推荐应经济特科,复经湖南巡抚陈宝箴之荐,蒙光绪帝在西苑勤政殿召见。授四品卿衔,出任军机章京。与林旭一班,同为军机四卿,参与新政,因而名列维新派。但其所见每与康、梁及林旭相左,以为“康固多谬妄”(杨锐:《致张之洞密札》,见《德宗景皇帝,实录》)。因恐“朝局有更动”,事校为慎重,对林旭所拟激进签语,常令易稿三四次。在朝惴惴,时有“抽身而退”之想(杨锐《与弟省严书》,《觉迷要录》卷四)。戊戍政变被捕,张之洞急电军机营救,无果。28日与谭嗣同等同时遇害。著有《说经堂诗草》。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