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杨荣
释义 杨荣①(1371—1440)明福建建安(今建瓯)人,初名子荣,字勉仁。建文进士,授编修。永乐初与解缙等七人同入内阁,有才智,见事敏捷,最受帝知。多次随成祖北征,规划边务,参决军事,升文渊阁大学士。仁宗即位,累进谨身殿大学士、工部尚书。宣德中加少傅。力主罢交阯兵,并劝宣宗亲征汉王高煦。老成持重,能谋善断,时比之唐姚崇,与杨士奇、杨溥并称*三杨。又以居地所处称东杨。正统五年(1440),辞官归里,卒于途。谥文敏。著有《后北征记》、《杨文敏集》等。②(?—1606)明人。宦官。初任尚膳监监官,万历二十七年(1599)奉派云南采矿并监税收。恣意横行,杖死百姓数千人。三十四年激起云南民变,被杀后焚尸。
杨荣(1371—1440)明诗文家。初名子荣,字勉仁。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建文二年(1400)进士,授编修。明成祖入南京,简入文渊阁。永乐五年(1407)命往甘肃经画军务,寻进右庶子。曾数次出塞参赞军务。永乐十四年与金幼孜俱进翰林学士。永乐十八年进文渊阁大学士。仁宗即位,累迁工部尚书。宣德中加少傅。卒谥文敏。历事四朝,与杨士奇、杨溥并入内阁,时称“三杨”。以文才著称,重修《太祖实录》及修太宗、仁宗、宣宗三朝实录,皆为总裁官。或谓处国家大事,不愧唐朝名相姚崇,而不拘小节亦颇类之。与杨士奇等同为“台阁体”诗文的倡导者与代表人物,《四库全书总目》评其诗文“雍容平易,肖其为人。虽无深湛幽渺之思,纵横驰骤之才,足以震耀一世,而逶迤有度,醇实无疵,台阁之文所由与山林枯槁者异也。与杨士奇同主一代之文柄,亦有由矣”。著有《杨文敏集》、《后北征记》等。生平事迹见《明史》卷一四八、《国朝献征录》卷一二。

杨荣  1371—1440

初名子荣,明成祖为其更此名。字勉仁,建安(今福建建瓯)人。明惠帝建文二年(1400)进士,授编修。燕王靖难之师南下,荣迎降军前。成祖即位,入文渊阁。曾多次随成祖北巡。永乐十八年(1420)升文渊阁大学士。仁宗即位,进谨身殿大学士、工部尚书。宣宗宣德元年(1426),汉王朱高煦反,力劝仁宗亲征,并参与定计。英宗即位,重修《太祖实录》、《太宗、仁宗、宣宗三朝实录》,为总裁官。与华盖殿大学士杨士奇、武英殿大学士杨溥同朝辅政,时称“三杨”。辞官归里,死于途中,谥文敏。有文名,其诗文为时尚所重,是台阁派代表人物之一。论文主醇厚平正,创作方法反对雕琢,提倡自然,企图用温柔敦厚的诗教来约束诗歌创作,否定追新务奇的作品。其诗文多应酌颂扬之作,平庸呆板,缺乏生命力。有《杨文敏集》、《北征记》等。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19:3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