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杨亿 |
释义 | 杨亿(974—1020)北宋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字大年。幼颖异,十一岁,太宗召试,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及第,直集贤院。真宗即位,拜左正言,预修《太宗实录》,又与王钦若同修《册府元龟》。官至翰林学士、户部侍郎。真宗得风疾,丁谓与章献刘后勾结擅权,他与寇准谋请太子监国,事败,以忧卒。仁宗时追谥为“文”。为人刚介耿直,不满真宗祠祀、封禅与修建道观。与王旦、刘筠、谢绛友善。工文章,娴习典章制度,喜奖掖后进。诗学李商隐,词藻华丽,号“西昆体”。编著有《武夷新集》、《杨文公谈苑》、《西昆酬唱集》。 杨亿(974—1020)宋文学家。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七岁能文,十一岁,太宗诏送阙下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三年(992),命试翰林,赐进士第,直集贤院。真宗即位,超拜左正言,预修《太宗实录》。景德二年(1005)与王钦若同修《册府元龟》。三年,召为翰林学士,又同修国史。天禧二年(1018),拜工部侍郎。四年,复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纂、判馆事。十二月卒。仁宗时追谥“文”。亿为西昆体主要作家之一,诗作内容狭窄,大抵不出受诏修书、宫廷游宴、描摹物态之属,然用典贴切,属对工巧,音节和谐,风格精丽繁缛。《武夷新集》中则有少数仿效白(居易)体、内容充实之作,如《狱多重囚》、《民牛多疫死》等,能同情民生疾苦。亿文格雄健,长于典制,《册皇太子文》、《寇準拜相制》等为其代表作。著有《武夷新集》、《西昆酬唱集》等传世。生平事迹见《东都事略》卷四七、《宋史》卷三〇五。 杨亿 974—1020北宋诗人。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十一岁时,太宗闻其名,诏送阙下试诗赋,甚爱其才,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三年赐进士及第。真宗朝任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户部侍郎。他曾主持编篡《册府元龟》,并参与编写《太宗实录》。真宗患风疾,丁谓与章献刘后勾结擅权,杨亿与寇准谋请太子监国,事败,忧愤而亡。仁宗时追谥号曰“文”。杨亿以博闻强记,文思敏捷著称于世。并熟习典章制度。为人耿介,尚气节。时与钱惟演、刘筠等人唱和,并将唱和之诗编为《西昆酬唱集》。这些诗作讲究声律和用典,铺陈词藻,注重雕琢,被人们称为“西昆体”。这种过分追求形式的诗体,对宋初诗坛影响很大。杨亿在西昆体作家中又堪称领袖人物。其著作多佚失,现仅存《武夷新集》20卷。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