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杨么 |
释义 | 杨么(?—1135)南宋鼎州龙阳(今湖南汉寿)人,名太。建炎四年(1130)二月从钟相起义,于诸首领中年最少,当地称“幼小”为“么”,遂呼为杨么。钟相牺牲后,与黄诚、夏诚、周伦等继续斗争。绍兴三年(1133)夏,被推为总首领,称“大圣天王”,即用以纪年,立钟相少子钟仪为太子,有众二十万人。在洞庭湖一带据险结寨,陆耕水战,亦兵亦农。所造战船高大,屡挫官军。多次拒绝招降。势力东起岳州,西及鼎、澧,北抵公安,南至长沙境内。四年八月,湖北、荆、襄、潭州制置使岳飞率部镇压。五年六月,因叛徒黄佐、杨钦出卖,遂遭飞军袭破,被俘牺牲。杨么 ?—1135南宋初洞庭湖地区农民起义首领。名太,鼎州龙阳(今湖南汉寿)人。建炎四年(1130)二月跟随钟相起义。钟相战败遇害,他与杨华、黄城、周伦、夏诚等继续斗争。他在诸首领中最幼,楚语称“幼”为“么”,遂呼为杨么。绍兴三年(1133)四月,他被推为总首领,称“大圣天王”,旗帜亦书此字,并用以纪年,立钟相幼子钟仪为太子,众至二十万人。他们在洞庭湖一带据险结寨,“兵农相兼”,“陆耕水战”,平时从事耕种,官军进攻则登舟作战。势力东达岳阳,西达鼎、澧,北至公安,南至长沙界内。曾先后挫败程昌寓(一作禹)、王𪼹、折彦质等所部官军,多次拒绝南宋政府的招降。绍兴四年(1134)八月,宋高宗以岳飞为清远军节度使湖北荆襄潭州制置使,率兵镇压。岳飞兵入湖南,黄佐、杨钦等人相继投降,岳飞乘机“因敌人之将,用敌人之兵,夺其手足之助,离其腹心之援”(岳珂辑《金佗粹编》),于绍兴五年六月,袭破杨么营寨。杨么投水未死,为岳飞部将牛皋所获,不屈被害(一说杨么投水死,其首级为黄诚所斩)。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