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杜荀鹤
释义 杜荀鹤(846—904)唐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东北)人,字彦之。早有诗名,屡试不第。曾隐九华山,自号九华山人。大顺进士,为宣州从事。入后梁,为翰林学士,迁主客员外郎。旋卒。立志以诗救物,使“贪夫廉,邪臣正”。诗歌语言浅近,《山中寡妇》、《乱后逢村叟》等写生民疾苦,讽刺邪敝,现实性强。初登第时自编《唐风集》三卷,后期作品未传世。
杜荀鹤(846—904)唐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或传其为杜牧出妾之子,非是。初读书九华山,与顾云、殷文圭等为友。累举进士不第,漫游闽越、荆楚、梁宋等地,复归隐山中十五年。大顺二年(891)登进士第,时危世乱,复还旧山。宣州节度使田辟为从事。天复三年(903)出使大梁,值兵败,遂留梁。次年,朱温奏为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旋病卒。工诗。自云“诗旨未能忘救物”(《自叙》),又云“言论关时物,篇章见国风”(《秋日山中寄李处士》)。其诗虽未能摆脱唐末士子投献唱和之习气,但在乱离之中,能继承杜甫、白居易的传统,以短小精悍之律绝、浅近通俗之语言、白描之手法,反映民生疾苦,抨击黑暗现实,后人称为“杜荀鹤体”。《山中寡妇》、《乱后逢村叟》、《再经胡城县》、《春宫怨》诸诗为其传世名作。著有《唐风集》(又名《杜荀鹤文集》),今存。《全唐诗》存其诗三卷。生平事迹见《北梦琐言》卷六、《旧五代史》卷二四、《唐诗纪事》卷六五、《唐才子传》卷九。

杜荀鹤  846—904

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微石台)人。据周必大《二老堂诗话》、计有功《唐诗纪事》载:杜牧有妾程氏,怀孕后为杜妻所逐,嫁杜筠,生荀鹤。荀鹤早年读书于九华山,十七岁已崭露头角。然屡试不第,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旅游、闲居中度过的。晚年投靠朱温,因朱温为他去礼部通关节,荀鹤得于大顺二年(891)进士及第,因朱温为他去礼部通关节,荀鹤得于大顺二年(891)进士及第,后来又因朱温表荐,荀鹤得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不久病卒。

荀鹤为晚唐著名诗人,一生以作诗为业,自编其诗为《唐风集》3卷,收诗300多首,都是律诗和绝句。荀鹤虽然自称“江湖苦吟士,天地最穷人”,似乎属于寒瘦苦吟为主的贾岛一派,然而杜荀鹤诗歌作品最为人称道的却是他的为数不多的表现人民痛苦生活、同情百姓不幸遭遇的诗篇,如《山中寡妇》、《乱后逢村叟》等,这些作品反映了当时贫富悬殊、阶级矛盾尖锐的社会状况,鲜明地表现出作者对人民的同情,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不满情绪。荀鹤的诗作,在写法上主要是运用律诗的形式,但又不完全被律诗诗律所束缚,一切以更好地表达内容为主,对比鲜明,语言清新通俗、刚健有力,具有独创精神。严羽《沧浪诗话》将其诗作列为“杜鹤鹤体”。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6:4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