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密 ?—169
字周甫,颍川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人。自幼深沉质朴,有改变世俗之志。初为司徒胡广所辟,渐升任代郡太守。征还后任太山太守、北海相。后杜密离职还家,时常拜见守令,并谈许多要求。同郡刘胜,亦离职还家,闭门不出,与世无争。太守王昱对杜密说:“刘季陵(刘胜)清高士,公卿多举之者。”杜密回答:“刘胜位为大夫,见礼上宾,而知善不荐,闻恶无言,隐情惜已,自同寒蝉,此罪人也。今志义力行之贤而密达之,违道失节之士而密纠之,使明府赏罚得中,令问休扬,不亦万分之一乎?”(《后汉书·杜密传》)后桓帝征任尚书令,升任河南尹,转太仆。延熹九年(166),第一次党锢祸起,杜密与李膺等一同被捕入狱,二人品德、名望亦相接近,时人称之为“李杜”。被列为“八俊”之一,太学生誉之为“天下良辅杜周甫。”第二年,由于窦武上表劝谏,党人得释,杜密亦归乡禁锢。及后太傅陈蕃辅政,复起用,出任太仆。建宁二年(公无169),第二次党锢祸起,杜密坐党事被征,自杀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