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李顺
释义 李顺①(?—443)北魏赵郡平棘(今河北赵县)人,字德正。博涉经史,有计策。从太武帝征夏,克统万(今陕西靖边东北白城子)。及赏赐时,诸将多取珍宝,他唯取书数千卷。累迁给事黄门侍郎。时北凉沮渠蒙逊以河西内附,为太常卿使凉,进号宁西将军。凡使凉州十二次,复参预朝政,日见宠待。为司徒崔浩所忌,乃构其罪,被杀。②宋初人。川峡一带农民起义首领。淳化四年(993)春,随*王小波起义,小波死后,继起率众攻打州县,所到之处,调发富人大姓家用以外财粟赈贫乏,受群众拥护。五年正月,攻克成都,称“大蜀王”,设置官司,建号“应运”,战士面刺“应运雄军”四字。曾分兵攻占州县,北抵剑关,东迄巫峡。众至数十万人。五月,宋军攻陷成都,被杀害。一说脱走,后在广州被俘遇难。余部在张余等率领下继续抵抗,至道二年(996)失败。

李顺  ?—994

北宋初期川陕地区农民起义首领。茶贩出身。淳化四年(993)随王小波起义。小波战死后,被推为领袖,率众攻打州县。所到之处,“悉招乡里富人大姓,令具其家所有财粟,据其生齿足用之外,一切调发,大赈贫乏”(《梦溪笔谈》)。五年正月,率领义军攻克成都,李顺即位称王,国号“大蜀”,年号“应运”,设置政府机关,战士面刺“应运雄军”。分兵攻打州县,所到无不“开门延纳,传檄所至,无复完垒”(《梦溪笔谈》)。义军势力,北起绵州,东至巫峡,众至数十万人。太宗命心腹宦官王继恩为西川招安使,率军分由长江、剑阁两路入川镇压。义军攻剑门,不克,宋军遂长驱入川。其后,李顺又率军攻梓州(今四川三台),与宋军相持两月余,败回成都。五月,宋军合围攻陷成都,顺被杀害(一说李顺退出成都,辗转至广州,三十余年后始被捕遇害)。余部在张馀领导下,继续斗争,至道二年(996)失败。
相关词:
  • 王小波、李顺起义

李顺  ?—442

北魏大臣。字德正,赵郡平棘(今河北赵县南)人。博览经史,有才策。明元帝神瑞年间(414—416),为中书博士,转中书侍郎。太武帝始光初(424),随从征伐柔然,因参谋功拜后军将军,赐爵平棘子,加奋威将军。随从征讨夏国赫连昌,因功为给事黄门侍郎,又随从征赫连定,迁散骑常侍,进爵为平棘侯,迁四部尚书,甚受太武帝宠遇。北凉国王沮渠蒙逊归附北魏时,李顺被太武帝任命为太常,出使北凉,拜为都督秦雍梁益四州诸军事、宁西将军、开府、长安镇都大将,进爵高平公。李顺前后十二次出使北凉,睦邻邦交,为太武帝东讨北燕解除后顾之扰,然而,他收取贿赂,包庇沮渠蒙逊。后来,受贿事情败露,因而被杀。献文帝时,追赠太尉公、高平王,谥曰宣王。
相关词:
  • 王小波、李顺起义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1:2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