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李长吉文集 |
释义 | 李长吉文集又名《李贺歌诗编》、《昌谷集》。诗别集。唐李贺(字长吉,家居福昌县昌谷)著。《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李贺集》五卷,《郡斋读书志》作集四卷,外集一卷,按四卷系李贺手自编定,外集则为后人掇拾而成。今传李贺集种类繁多,较早的本子有宋刻本《李长吉文集》四卷,无外集,后曾辑入《续古逸丛书》;又宋宣城刻本《李贺歌诗编》四卷,有集外诗一卷,1971年台湾“中央图书馆”据以影印;又蒙古宪宗六年(1256)赵衍刻本(俗称金刻本)《歌诗编》四卷,《四部丛刊》据以影印,并补集外诗一卷。稍后有元至元复古堂刻本《李贺歌诗编》四卷,外集一卷,系据南宋陈氏书籍铺刻本覆刻,明弘治间马炳然再加翻刻,改题《锦囊集》(有1923年秀水金氏影印本),弘治刘廷瓒和万历年间又有翻刻,题《李长吉诗集》。另明末汲古阁刻《唐人四集》本《歌诗编》四卷,集外诗一卷,则传自宋上党鲍氏刻本,清人亦加影抄。《四库全书》则据浙江巡抚采进本收录,题《昌谷集》四卷,有外集一卷。诸本题名各异,编次与篇目则相差不大(主要差异在是否收录外集),唯文句讹脱纷乱比较严重。别有诗集一卷,明姜道生刻本和明抄《唐四家诗》本。贺扬灵有点校《李长吉歌诗》,1930年上海光华书局刊行。历代给李集作评注的也不少。最早如宋吴正子笺注本和刘辰翁评点本,俱不传;现存《笺注评点李长吉歌诗》四卷,系将吴注、刘评综合而成,有元刻袖珍本、明凌濛初刻朱墨套印本和天启刻《合宋须溪点校书九种》本,《四库全书》亦予收录。明代则有徐渭、董懋策评注《唐李长吉诗集》,姚佺笺注、陈愫等辩证、孙枝蔚等参评的《李长吉昌谷集句解定本》,曾益注《昌谷集》、余光辑解《李昌谷诗集》、黄淳耀评点《李长吉集》诸种,各有刻本传世。清初姚文燮撰《昌谷集注》,多引史事证诗,成一家之言,有康熙刻本。乾隆间方世举《李长吉诗集批注》,论诗独有会心,对徐、董评注亦多所驳正,手稿未刊。王琦《李长吉歌诗汇解》则采集众说,更加发明,在旧注中最为流行,有乾隆刻本和光绪、宣统间覆印本,《四部备要》据以刊行。后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汇辑姚、方、王诸本,成《三家评注李长吉歌诗》,1959年出版,1977年上海人民出版社校点重版,改题《李贺诗歌集注》。其余尚有嘉庆间陈本礼《协律钩玄》、近人吴汝纶《评注李长吉诗集》等。叶葱奇有编注《李贺诗集》,195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