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李舜臣南宋隆州井研(今属四川)人,字子思。李心传父。八岁能属文。绍兴末,著《江东胜后之鉴》十篇,以为宜乘机争天下。乾道二年(1166)试进士时,策论与金无可和之义,宰辅大臣不当以奉行文字为职业。考官恶之,黜下等,调安仁县主簿。后知德兴县,专尚风化。常诣县学讲说,邑人皆称“蜀先生”。精通《易经》,有所发明。著有《本传》三十三篇,为朱熹所称道。 李舜臣(1499—1559)明诗文家、学者。字懋钦,一字梦虞;号愚谷,又号未邨居士。乐安(今山东广饶)人。嘉靖二年(1523)进士,历官太仆寺卿。治学重汉儒之说。诗格雅饬,文风古质,而稍觉有意谨严,或铲削太过。王世贞曾讥其“体制纤小”。著有《愚谷集》。生平事迹见《国朝献征录》卷七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