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李嗣源 |
释义 | 李嗣源(866或867—933)五代后唐皇帝。公元926—933年在位。沙陀部人,原名邈吉烈。李克用养子。以战功官至蕃汉内外马步军总管。同光元年(923),领兵取汴梁,灭后梁。四年,后唐庄宗在兵变中被杀,入洛阳监国。即位后改名亶,改元天成。杀酷吏孔谦,褒廉吏,罢宫人、伶官,废内库,注意民间疾苦。但因文盲君临朝廷,无驭驾能力。又兼用人不明,姑息藩镇,权臣安重诲跋扈,次子李从荣骄纵,以致变乱迭起。弥留之际,从荣举兵反,饮恨而死。葬徽陵,谥圣德和武皇帝,庙号明宗。李嗣源 868-933本名邈佶烈,沙陀族人。以长于骑射,李克用以为养子,赐姓名李嗣源。庄宗时,以军功累迁宣武军节度使、兼蕃汉内外马步总管。同光四年(926)二月,魏博军据邺都为乱,庄宗令元行饮讨之。行饮久而无功,庄宗不得已乃遣嗣源率兵讨邺都。是时庄宗失政,四方饥馑,军士穷困,至有卖妻卖子者;大臣郭崇韬、失友谦无罪被诛,臣下皆怀忧恐。三月六日,嗣源率军至邺都,营于城下,八日夜,军乱,拥嗣源为帝。次日,嗣源入邺都,又借口于城外招抚诸军出邺都,欲归洛阳。十一日,至魏县,其婿石敬瑭劝他夺取汴州(今河南省开封市),嗣源乃令石敬瑭率三百骑为先锋夺汴州。二十六日,嗣源入汴州。四月初一日,郭从谦作乱,庄宗为乱军射伤而死。是月,嗣源入洛,即皇帝位,是为明宗。明宗即位后,立即废孔谦苛敛之法,废诸镇监军使,杀宦官,减内职。又关心农事,开铁禁,许民间自铸农具及杂铁器。由是人民负担减轻,政治局面安定,加之比岁丰登,中原无事,故史称明宗在位时为五代中小康时期。长庆四年(933)十一月,明宗病死。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