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李世杰
释义

李世杰  1716—1794

字汉三,贵州黔西人。少年时倜傥豪爽,喜习武艺。二十余岁后,性情有所改变。乾隆九年(1774),纳资为江苏常熟黄泗浦巡检。知县李永书命他同堂处理狱讼,当地庶民称他持论公平。总督尹继善、巡抚庄有恭发现李世杰能力超群,任命他为金匮主簿。乾隆二十二年(1757),任泰州知州。他初到任时,未结之积案多达四百余起,他夜以继日抓紧处理,不到五个月即全部结案。巡抚陈宏谋推荐他能胜任知府之职。乾隆二十七年(1762),被升任镇江知府。乾隆三十六年(1771),任四川盐驿道,不久,提升为按察使。当时,清廷正用兵金川,总督桂林命李世杰驻打箭炉督管军需。木果之役,清军败退,军中饷银数万巨锭一时无法转移。李世杰提出:与其将银锭留给叛军,不如分散给庶民。他将银锭分散给随军而来的商贩,又率军队在后面护送,并密令前站关卡的官员,见到携带银锭者即收回,每锭付给报酬银五两,从而使巨额饷银得以安全转移。金川战事平息后,李世杰又历任广西巡抚、湖南巡抚、四川总督。四川在连年征战后,消耗过度,官仓库存枯竭,他带头廉洁奉公,以休养生息为施政中心,以便使四川恢复旧观。为此,乾隆帝曾以此为典晓谕各省。乾隆五十年(1785),湖南、湖北歉收成灾,向四川求援,李世杰奏准以靠近湖南、湖北的州县将仓存稻谷碾米三十万石进行支援。不久,浙江也因歉收告急,李世杰认为浙江距四川较远,运米则缓不应急,又从支援两湖的米粮中调拨十万石先交付浙江。乾隆帝因此嘉奖他处理问题得当。次年,李世杰调任江南总督。秋雨时,黄河在司家庄决口,他会同安徽巡抚书麟、河道总督李奉翰筹措河工费用,上疏请求实行纳资捐官以解决急需。乾隆帝认为户部尚有库存,不必用捐官以集资。命大学士阿桂亲临督工,当年即完工。其后,李世杰复任四川总督。乾隆五十五年(1790),因年老多病还乡。四年后病死,谥号为恭勤。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3 16: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