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朱谦之 |
释义 | 朱谦之(1899—1972)现代思想家、哲学史家。字情牵。福建福州人。十七岁入北京大学,在法预科学习两年,后转入哲学系本科。“五四”运动时,曾参与北京大学学生会组织的活动。1924年任教于厦门大学。次年辞职,至杭州闭门研究和著述。1929年赴日本留学,两年后返国,相继在暨南大学、中山大学任教授,曾任中山大学历史系主任、哲学系主任、文学院长、研究院文科研究所主任、历史学部主任等职。1952年至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授。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研究日本哲学。1964年调中国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任研究员。世界观和人生观变化起伏极大,思想始终处于矛盾斗争之中。早年曾主张“英雄崇拜论”,旋又从探讨宇宙本体、怀疑现实走向信仰虚无主义、无政府主义,反对现代的任何制度,否定一切,“毁弃宇宙,断灭人生”(《太极新说》)以无政府主义的观点理解俄国十月革命,提出“直接行动”的口号,号召“劳动者可直接管理工场,把从前资本家掠夺去的生产机关一切收回社会公有”(《劳动节祝辞》)。曾发表《大同共产主义》一文,主张一种乌托邦式的大同理想。但不久又转而提出具有泛神论色彩的“真情哲学”。认为宇宙本体即是人的生命本身,它“并不超出我有情中的现象世界”,故“真情之流”即是哲学家寻找的真理,即是宇宙,“所谓天地人物原来只是一个身体,一个真情”,凭借直觉“即无时不是本体,无时不与天地同流也”(《一个唯情论者的宇宙观及人生观》)。在认识论上则主张排斥理性,抛弃知识,“只须人们一任真情的时候,就自然而然地化知识的生活变为真情的生活”(《真生命的实现》)。所著《历史哲学》(1926)为近代第一本冠之以“历史哲学”的著作,认为本能是人类历史的原动力,将本能分为宗教的本能、自我的本能,社会的科学的本能,这三种本能依次进化,无穷而美好;由此分析中国宋代以来的哲学发展,以为宋代是中国近世哲学的开始,为宇宙哲学时期,明代为自我哲学时期,清代为社会政治哲学时期;未来历史则为人的本能全部发挥的综合时期,是宗教的革命,自我的革命和社会的科学的革命这三者的综合。所著《文化哲学》(1927),为近代中国首先名之以“文化哲学”的著作。以为人类生活的表现,都可称作文化;文化以进步程度不同,表现为宗教的文化(以印度为代表)、哲学的文化(以中国为代表)、科学的文化(以西洋为代表)和艺术的文化(文化的理想境界)。《中国哲学对欧洲的影响》是其用力最多,学术界影响最大的著作(初版于1940年,原名《中国思想对于欧洲文化的影响》,1985年出版增补修订本,改为现名)。论述了欧洲文艺复兴和中国文明关系;18世纪以耶稣会传教士为媒介的中欧文化接触;耶稣会士对宋明理学的态度;理学传入欧洲对法国、德国启蒙运动的影响。该著作对中西哲学比较史和中西哲学交流史的研究具有开创性意义。一生勤于教学和著述,主要著作还有《周易哲学》、《一个唯情论者的宇宙观及人生观》、《谦之文存》、《历史哲学大纲》、《无元哲学》、《日本的朱子学》、《日本的古学及阳明学》、《日本哲学》等。论著多编为《朱谦之文集》。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