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朱张之辩
释义 朱张之辩南宋时朱熹与张栻关于太极及仁、已发未发、察识与涵养等问题的讨论与争辩。(1)关于太极问题。主要是围绕周敦颐的太极理论而进行。张栻以太极论性,提出“太极性也”的命题。朱熹认为太极即理,“太极只是一个理字”(《朱子语类》卷一),“总天地万物之理,便是太极”(《朱子语类》卷九十四)。(2)关于“仁”的问题。后来郑可学曾问及在此问题上两人的观点:“先生旧与南轩反复论仁,后来毕竟合否?”朱熹答道:“亦有一二处未合。”(《朱子语类》卷一百三)此次论仁,由于朱熹此时信奉胡宏之学,而张栻则是胡宏之后湖湘学的代表人物,所以朱熹一方面赞赏“独得”胡氏之说的张栻,但又认为其只是未知向方,往往骋空言而远实理。(3)关于已发、未发问题。张栻主胡宏性体心用,认为性为未发之中,心为已发之和的观点,注重在已发之际察心识心,但而忽略未发时的涵养工夫。朱熹先接受了张栻的观点。随后又对心为已发之旨产生怀疑,从而提出性体情用,心统性情之说。朱熹的“己丑中和之悟”又反过来影响了张栻,张栻在与朱熹的辩论中基本接受了朱熹在已发、未发问题上的观点,而放弃了前说。张栻在讨论中首次提出的“心主性情”的观点也启发了朱熹,被朱熹接受,并作为自己“心统性情”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4)察识与涵养问题。张栻主张先察识后涵养的观点,朱熹接受了张栻的观点,也持先察识后涵养之说。不久,朱熹悟前说之非。而主张先涵养后察识的观点,并指出张栻的观点缺少前面涵养一截工夫。在争辩中,张栻认识到自己所说有存养处不深厚之毛病,遂提出涵养、省察相兼并进,以涵养为本的思想,但仍没有接受朱熹先涵养后省察的观点。后朱熹亦由先涵养后察识而进一步提出涵养与察识交相助的观点,从而与张栻涵养、省察相兼并进的思想基本一致。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7:3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