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本草纲目
释义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著。作者以宋代唐慎微《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为蓝本,历30年艰辛,参八百余文献,至六十岁终成。全书五十二卷,分十六部六十类,190余万字,载药物1892种,附药图1 160幅,验方11 096首。对16世纪以前我国药物学作了全面整理和总结,为古代药学集大成之作。同时在分类方法上成就显著,其以部为纲,以类为目,纲目清晰,分类先进,与进化论相暗合。此书万历年间传至日本,继而传至朝鲜、越南,17—18世纪又传入欧洲,有德、法、英、俄、拉丁等诸种文本。
本草纲目书名。明李时珍撰。五十二卷。成书于万历六年(1578)。卷一至二集录各家本草学序例;卷三至四为“百病主治药”;卷五后为各论,载列药物以“部”为纲,以“类”为目,物以类从,目随纲举。共列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器服、虫、鳞、介、禽、兽、人十六部,十六部下分六十二类。载药一千八百九十二种,其中生物药一千余种,其余为矿石药。新增药三百七十余种,附方一万一千余首,附图一千一百余幅。各药列校正、释名、集解、正误、修治、气味、主治、发明、附方诸项,范围广泛,内容丰富,总结了十六世纪以前中国药物学的成就,纠正了以往本草中的某些错误,提出了当时最科学的“从微至巨、从贱至贵”的分类法,系统地记述各种药物知识,辑引大量古代文献,保存了珍贵史料。对人体生理、病理、疾病、卫生预防及方药医案亦详加叙述,而且于研究地理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物理学、天文、气象等许多学科,亦有重大参考价值,是一本百科全书式的著作。成书后,金陵胡承龙刊刻于万历二十一年,世称“金陵本”,流传不广。崇祯三年(1630)夏良心等在江西刻成“江西本”,亦较可靠。有1975年人民出版社出版刘衡如校勘本。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5:5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