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朝鲜 |
释义 | ![]() ![]() ![]() 朝鲜古国名。战国末叶,燕国向东北发展,势力曾达到鸭绿江南。秦统一中国后,在燕国故地东部置辽西、辽东郡。燕、秦之际,齐、燕一带已有不少移民移居到朝鲜半岛,引进了中原的先进文化。汉初,燕人卫满东走出塞,渡过浿水(今朝鲜清川江),割据朝鲜北部,建都王险城(今朝鲜平壤)。朝鲜半岛土著真番、临屯等部族都服属卫满。汉初和卫氏朝鲜基本上相安无事。汉武帝时,为防御匈奴,加强了北方边郡的守卫。元朔元年(前128),一度在辽东塞外置苍海郡,但三年后即罢撤。元封二年(前109),武帝令涉何出使朝鲜,召谕其王卫右渠(卫满之孙)。涉何在归途中杀死护送他的使者,诡称斩朝鲜将以邀功。这种错误行为引起了汉与朝鲜的武装冲突。武帝遣杨仆将水军五万自齐跨越勃海,左将军荀彘将陆军自辽东南下渡鸭绿江,夹击王险城。次年夏,荀彘始击败朝鲜军,陷其都城。汉在其地设置四个郡:乐浪郡(或谓因古时东方有“良夷”之称而得名),以王险城为中心,统治鸭绿江(古称马訾水)以南、清川江南北最富裕的地方;临屯郡,统治以貉为主体的部族,在乐浪郡以东;玄菟郡,统治东临日本海的南沃沮部族;真番郡,统治东浪以南的真番部族。四郡的土地包括半岛的绝大部分,只有东南角名曰辰韩的一小块地方尚独立。昭帝始元五年(前82)罢真番郡。元凤六年(前75)又罢临屯郡,同时把玄菟郡从图门江南的旧地移至鸭绿江北、辽东郡东,其治所在浑河上游、辽宁新宾际近,仅领三县,从此乐浪郡便成为朝鲜半岛上的主要汉郡。西汉时领县二十五,东汉时减至十八。汉末,公孙康据有辽东,割乐浪郡之一部分置带方郡,领县再次减少。后为高句丽所并。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