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朝鲜
释义
朝鲜①西汉典籍所记商晚期至西周早期的地名。《太平御览》卷七百八十《四夷部一》引《尚书大传》曰,周武王克商后,释放商王族箕子,箕子走之朝鲜,武王闻之,以朝鲜封之,“箕子既受周之封,不得无臣礼,故于十二祀来朝”。又《史记·宋微子世家》则记“武王乃封箕子于朝鲜而不臣也”。司马贞索隐认为朝鲜与潮仙二音,“地因水为名也”。《宋微子世家》并记箕子在封于朝鲜后,曾朝周,过故殷墟,作《麦秀》诗。裴骃集解引杜预注曰:“梁国蒙县有箕子冢。”蒙县在今河南商丘东北。②战国、秦、汉时期的地区名。《战国策·燕策一》苏秦说燕文侯曰:“燕东有朝鲜、辽东。”《史记·朝鲜列传》记战国燕势力全盛时向东发展,“尝略属真番,朝鲜(按:一说真番朝鲜连读,属朝鲜的一个地区名),为置吏,筑鄣塞”。又据同文及《汉书·朝鲜传》、《后汉书·东夷列传》、《三国志·魏志·乌丸鲜卑东夷传》,知秦灭燕后,该地属辽东外徼,约在战国末叶至秦代时,朝鲜侯准自称王。秦汉时指今朝鲜半岛北部大部分地区。秦统一六国后,曾于燕国故地东部置辽西、辽东郡。汉初,燕人卫满东走出塞,渡水(今朝鲜清川江),杀箕氏朝鲜末王箕准,割据半岛北部,都王险城(今朝鲜平壤),土著真番、临屯等均服属之。武帝元朔元年(前128),汉在辽东塞外置苍海郡,三年后罢。元封二年(前109)武帝令涉何出使朝鲜,召谕其王卫右渠。涉何于归途刺杀送行使者,诡称杀朝鲜将以邀功,被拜为辽东东部都尉。朝鲜发兵袭杀之,武帝遂遣水陆两军夹击王险城。次年,右渠死,城陷。汉在其地置乐浪郡、临屯郡、玄菟郡、真番郡。③明清时期中国东北之邻国。位于今朝鲜半岛。原称高丽,公元十四世纪末,由李氏王朝取代,改称朝鲜。与明清两朝交往甚多,文献中多有记载。

朝鲜 

古国名。战国末叶,燕国向东北发展,势力曾达到鸭绿江南。秦统一中国后,在燕国故地东部置辽西、辽东郡。燕、秦之际,齐、燕一带已有不少移民移居到朝鲜半岛,引进了中原的先进文化。汉初,燕人卫满东走出塞,渡过浿水(今朝鲜清川江),割据朝鲜北部,建都王险城(今朝鲜平壤)。朝鲜半岛土著真番、临屯等部族都服属卫满。汉初和卫氏朝鲜基本上相安无事。汉武帝时,为防御匈奴,加强了北方边郡的守卫。元朔元年(前128),一度在辽东塞外置苍海郡,但三年后即罢撤。元封二年(前109),武帝令涉何出使朝鲜,召谕其王卫右渠(卫满之孙)。涉何在归途中杀死护送他的使者,诡称斩朝鲜将以邀功。这种错误行为引起了汉与朝鲜的武装冲突。武帝遣杨仆将水军五万自齐跨越勃海,左将军荀彘将陆军自辽东南下渡鸭绿江,夹击王险城。次年夏,荀彘始击败朝鲜军,陷其都城。汉在其地设置四个郡:乐浪郡(或谓因古时东方有“良夷”之称而得名),以王险城为中心,统治鸭绿江(古称马訾水)以南、清川江南北最富裕的地方;临屯郡,统治以貉为主体的部族,在乐浪郡以东;玄菟郡,统治东临日本海的南沃沮部族;真番郡,统治东浪以南的真番部族。四郡的土地包括半岛的绝大部分,只有东南角名曰辰韩的一小块地方尚独立。昭帝始元五年(前82)罢真番郡。元凤六年(前75)又罢临屯郡,同时把玄菟郡从图门江南的旧地移至鸭绿江北、辽东郡东,其治所在浑河上游、辽宁新宾际近,仅领三县,从此乐浪郡便成为朝鲜半岛上的主要汉郡。西汉时领县二十五,东汉时减至十八。汉末,公孙康据有辽东,割乐浪郡之一部分置带方郡,领县再次减少。后为高句丽所并。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3 15: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