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曹芳 |
释义 | 曹芳(232—274)三国时魏国皇帝。公元240—254年在位。字兰卿。明帝养子。青龙三年(235)封齐王,景初三年(239)立为太子。旋即位,次年正月改元正始。由曹爽、司马懿辅政。爽用名士何晏等兴玄学清谈之风,后称正始之风。正始十年(249)正月,车驾谒明帝高平陵,懿发动政变杀爽,司马氏遂专魏政。嘉平六年(254),为司马师所废,黜为齐王,迁之河内(今河南武陵)。入晋,降为邵陵县公。卒谥厉公。曹芳 232—274字兰卿,沛郡谯县(今安徽亳县)人。魏明帝养子。三国魏国皇帝。明帝临终前立为太子,年仅八岁。同日,明帝死,曹芳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正始”。 曹芳继位时,曹爽和司马懿受明帝托付,共同执掌大权。曹爽为限制司马懿的势力,用明升暗降的手法,削夺了他的兵权。司马懿借机装病、麻痹曹爽,在家等待时机。 正始十年(249)正月,曹芳与大将军曹爽,中领军曹羲等到高平陵(今河南洛阳东南大石山),祭扫明帝陵墓。太傅司马懿乘机占据洛阳,并以太后的名义免除曹爽大将军的职务。不久,又以谋反的罪名,杀死曹爽,夷其三族。自此,曹魏政权控制在司马氏手中。 嘉平三年(251),司马懿死后,其子司马师、司马昭执掌朝政。两人残暴,大臣中只要有人稍表不满,就被他们除掉。曹芳对此恨之入骨,与心腹密谋,准备削压司马师兄弟的兵权。不料事情泄露,司马师诛杀有牵连的人,并逼迫太后下诏,在嘉平六年(254)九月,废黜曹芳,降封为齐王,迁居旧宅。规定没有皇帝宣召,不能随便入朝。当时曹芳乘坐牛车,辞别太后,从太极殿出南门,与群臣挥泪而别。时年二十三岁。 后来,司马炎代魏建晋,降封曹芳为邵陵公。曹芳在位十五年,史称少帝。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